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参加央视晚会致敬白衣天使 将对家乡的无尽牵挂融化在表演里

​楚天都市报 2020-05-12 07:37

谢芳近照

谢芳在《青春之歌》中饰演林道静

年轻时的谢芳张目

谢芳张目近照

楚天都市报记者 戎钰

本月底,一场致敬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大型文艺晚会将通过央视与全国观众见面,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与爱人张目将在节目中表演诗朗诵,向这几个月来在汉奋战的白衣天使表达敬意。

与其他艺术家相比,谢芳夫妇对此次演出投入的情感更加浓烈。

85年前,谢芳出生在湖北黄陂,而她与爱人张目也是在武汉相识相知、喜结良缘。昨日谢芳在电话中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湖北是我走上艺术道路的摇篮,武汉爆发疫情后,我们俩都很揪心。”

每天都在为湖北加油

虽已是85岁高龄,但谢芳的声音依然清脆甜美,说话不疾不徐,如春风拂面。而90岁的张目,与记者聊起天来更是中气十足,思维敏捷。

谢芳回忆道,武汉疫情刚暴发时,她和老伴儿每天都关注新闻,为湖北加油,“虽然我现在没有亲人在武汉,但我是在黄陂出生的,又在武汉工作了12年,对武汉特别有感情。”

1935年,谢芳出生于黄陂滠口,2岁时离开湖北,随父母在多个城市间辗转,初中快毕业时又回到了汉口。

1951年,谢芳成为中南文工团(如今的武汉歌舞剧院)的歌剧演员,也就是在那时,她遇到从北京考到武汉的同事:高大英俊又才华横溢的张目。可以说,武汉既是谢芳艺术生涯的起点,也是她爱情婚姻的摇篮,即便后来定居北京,但这座城市永远都牵扯着夫妻俩的心。

张目还记得,武汉每年夏天都热得“受不了”,团里一到夏天就取消演出,或者安排大家去其他凉快一点的省份演出,“等把这个热劲儿躲过去了再回来,不知道现在的武汉会不会凉快一点。”

武汉飞出的“金凤凰”

在中南文工团工作期间,谢芳与张目搭档主演了许多经典剧目,《小二黑结婚》《白毛女》《货郎与小姐》《太阳初升》……舞台上他俩总是饰演夫妻,生活中也暗生情愫。

谢芳告诉记者,其实当时根本没人看出她和张目之间有故事,但在一次公开总结会上,单纯的她主动承认对张目有了好感,挑破了窗户纸,“那时候是不应该谈恋爱的,我主动说出来,希望受到批评。”

1957年,谢芳与张目喜结良缘,成为中南文工团的神仙眷侣。夫妻俩原以为以后的人生就在武汉度过了,没想到,一个天赐良机来到了谢芳面前。

1959年,舞台表现力出众的谢芳被导演崔嵬相中,从武汉借调到北京拍摄电影《青春之歌》。影片上映后,谢芳饰演的“林道静”大受好评,她成为当年最具影响力女演员之一。

之后几年,伴随着《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电影的陆续问世,谢芳在电影上的才华得到更多认可,她也成为一代知识女性的银幕代言人。1963年,谢芳与张目一起正式调到北京,暂别歌剧舞台,专注电影表演。

谢芳对记者说,如果没有《青春之歌》,她可能会一直在武汉演歌剧,“我最美好的青年时代是在武汉度过的,是它培养了我的艺术灵感,武汉是我艺术人生的起点。”

半个多世纪的爱恋

接到记者电话时,谢芳与张目刚从外面遛弯回来。

谢芳介绍说,爱人张目从年轻时就热爱运动,如今都90岁了,还是坐不住。“他喜欢骑摩托车,年轻时骑两个轮子的,年纪大了就换成三个轮子的,现在呢,骑的是三轮摩托车加个篷,他在前面骑,我坐在后头,每天非要带我出去遛弯。”

说这话时,谢芳的语气里貌似责备,实则满是甜蜜。她还向记者总结道,人大致分为三种,“一种人很有成就,但傲气;一种人老实,但无所作为;第三种是既有成就又平易近人,张目就是这样的人。”

听到爱人的走心点评,张目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与谢芳从年轻时便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演出,“两个人长期在一起,感情基础很好,又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尤其是老了之后互相帮助,年轻时谈情说爱,到了老了,就是互相陪伴了。”

1951年相识,1957年结婚,时光穿行半个多世纪,至今两人仍琴瑟和鸣——谢芳与张目两位老人这段“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感情,在当下尤为珍稀宝贵。

记者开玩笑问两位老人平时家里谁说了算,谢芳不假思索地说:“大事儿都听他的。”而张目则告诉记者,“我们家里就没有什么大事儿。”

采访最后,两位老人叮嘱记者一定向湖北乡亲转达他们的祝福,“这次疫情,湖北人民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和贡献,现在终于复工复产了,祝福湖北人民幸福健康,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