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响经济发展战”系列报道之六:力挺大城回归繁华

湖北日报 2020-04-28 07:3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朱素芳 潘宇翔

追赶时间 书写未来

4月24日上午,江汉区在建重大项目推进会现场。

长江航运中心实业公司、绿地集团等10家重大项目建设单位的负责人依次走上讲台,介绍各自项目复工进展、防疫措施,反映项目推进的困难。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接着,各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所在街道负责人现场答复,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中海国际中心、顶琇西北湖两个项目,了解项目复工和建设进展。

非常时期,非常举措。推进会目的,在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全面复工复产、达产满产,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全力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的重要内容,各职能部门、各街道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对各个项目企业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照单全收,并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尽快落到实处。

追赶时间,书写新的未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汉区1068家“四上”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复工复产1040家,复工复产率97.4%;复岗人数185024人,复岗率90.6%。其中,13家规上工业企业、14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71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岗率均在95%以上。

满血复活 示范全市

越来越密集的车流,写字楼里忙碌的白领……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又重新焕发活力。

自武汉有序启动复工复产,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足马力,全力服务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园区43家企业通过各自平台,举办网上专场招聘会数十场,300多家企业提供岗位逾万个。园区最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上海外服,将复工企业急需的员工,“点对点”从上海输送至中国光谷。

事实上,疫情防控期间,这个位于江汉区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不曾“打烊”。它们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对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的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跟踪服务,保障应急用工需求。

江汉,武汉核心城区,全国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这里聚集金融、商贸流通、通信信息、人力资源等现代服务业,拥有武汉最有影响力的核心商圈。

“这些行业服务全市,它们的满血复活,不仅对江汉区重启经济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城市的复苏有示范性。”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新介绍,全区33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已复工复产316家,501家限上批零住餐业已复工复产492家。全区73栋商务楼宇和20座产业园,已有90栋(座)复工,占总数的96.78%。

3月22日,江汉区金融企业全面启动复工复产。到目前,全区48家重点金融企业、15家省级市级银行分支机构全面复工。4月22日上午,在武汉市“政企银”对接会上,7家企业获江汉区5家银行的融资支持,总计150亿元。

另外,汉融通平台显示,截至4月21日,江汉554家企业正与银行对接融资产品,纳入市级贴息名单超过150家,已成功对接企业41家,融资总额1.74亿元。

3月30日,武商旗下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武商世贸广场、武商众圆广场率先开门营业。武商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率先重振商业活力,是要“力挺城市复苏,让人看到一个涅槃重生的新武汉。”

改造提升 静待繁华

江汉路步行街,百年商业老街。

4月8日武汉“解封”前,已有50多家门店先后开门营业。但第二天,江汉路步行街又围上了围挡。原来,江汉路步行街重新封闭,是重启因疫情中断的改造提升工程。

江汉路步行街是全国首批11条试点步行街之一。商务部要求,用2至3年时间,将江汉路步行街打造成“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

4月26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站在中山大道与江汉路步行街交会处,耳边不时传来机器作业的轰鸣声,透过围挡缝隙看到,地面已经破拆。施工人员介绍,本次改造为期3个月,预计7月20日基本完工。

记者了解到,此次封闭改造主要针对路面铺装、地下管网更新、立面整治等,旨在进一步提升江汉路步行街品质,改善街区环境,优化商业业态和营商环境,将江汉路步行街打造成文旅商结合的智慧街区。

施工前,江汉区工作专班组织江汉路步行街商会相关企业,就施工方案征求了意见。商户纷纷表示,考虑到疫情对零售业的冲击,支持采取“全方位施工”方式,希望升级改造尽快完成,早日让江汉路以更加靓丽的街区形象迎接八方宾客。

据介绍,武汉金融博物馆、一带一路国家世界馆、上海三联书店华中首店已签约落户江汉路,将为这条百年老街的蝶变,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与此同时,江汉路步行街将与阿里、腾讯、京东、中国移动等企业合作,利用5G技术建设智慧商圈,打造线上服务平台+线下科技体验的服务模式。

江汉路是武汉商业繁华的地标,也是观察城市复苏的风向标。记者漫步江汉路商圈,明显感到城市正加快恢复活力。在大洋百货、王府井百货、悦荟广场等购物中心,屈臣氏、老凤祥银楼、安踏、以纯等专卖店,顾客按防疫要求进店购物,井然有序。

一位安踏专卖店店员告诉记者,疫情和改造工程都会影响客流,但“开门就意味着希望,相信不久江汉路就会繁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