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蜿蜒如练,三镇尽收眼底。登上位于长江之滨的武汉绿地中心,可以领略500米高空的江城俯瞰视角。4月13日,该项目复工第6天,记者前往现场探访。
当天上午10:20,经过测量体温、消毒手部、登记信息、出示绿码等程序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入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部。这里正在进行项目后期阶段的收尾工作。
电梯好比这株摩天高楼的“空中地铁”。中建三局二公司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部建造部建造工程师毛胜明介绍,目前主楼施工电梯有2部外框电梯、2部内筒电梯。外框电梯可以直达92楼,内筒电梯则为方便不同标段的工人上岗,同时提高设备垂直运输生产工作效率,对电梯进行了分段。
据了解,建成后,武汉绿地中心垂直交通组织方案共由82部垂直电梯和2部自动扶梯组成,电梯最高速度10m/s,最大行程472.5米,办公电梯采用目的楼层控制系统,货梯载重3600KG。这套复杂的电梯系统,单造价就接近3亿元。
记者一行乘坐内筒电梯,经过在63楼换乘,用时约10分钟左右,抵达施工电梯能到达的最高楼层94楼。
从96楼开始,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钢柱高约9米,5米以下为春节前浇筑部分,以上则是复工后刚刚浇筑而成,外围仍裹着木板。稍小的钢柱底部为边长约2米的正方形,稍大的底部正方形边长约3米。
据介绍,武汉绿地中心呈“Y”形结构,“Y”形每一个枝杈,被项目部定为一个标段。每个标段约有4个这样的巨柱,整栋楼则为12个。
脚下是滔滔江水,背后是江城美景。在98楼,中建钢构安徽书达公司的焊工朱时运戴着口罩,系着安全带,脚踩约拳头般粗细的钢管,正在焊接钢梁。“脚起脚落都要十分小心,可不是开玩笑的!”朱时运在项目上已近一年,已经习惯了在离地近500米的高空作业。
目前,武汉绿地中心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共计约220人返岗,约占高峰期施工人数一半。主体钢构、土建和幕墙的劳务人员按照施工进度需求分批次进场复工。未来一周,还将有100余名劳务工人分批返岗。
项目部成立了疫情防抗小组、设置专人对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和全面消杀。中午11点半,正准备收班就餐的中建钢构焊工谭圣斌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组工人分布在6个房间,6人一间,每位房间由一位工人领餐回房用餐。
在项目部办公区,一道玻璃门成为封闭管理的“屏障”。除工作人员能凭卡出入外,外来人员不得入内,仅能在封闭区门口设置的临时办公区办理事务。
据了解,武汉绿地中心项目由一栋超高层主楼、一栋办公辅楼、一栋SOHO楼及裙楼组成。其中超高层主楼地下6层,地上结构101层,因规划调整,建筑高度变为475米。顶部造型也有变化,之前是九天落水,像一个火箭,目前顶部设计为停机坪。受疫情的影响,武汉绿地中心年度施工计划稍有延迟,预计今年底主体结构收尾和外幕墙施工可基本完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梁征 马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