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胡小军 通讯员 余艳军)1月18日,黄冈师范学院召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需求论证报告论证会,黄冈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政策研究室等21家单位专家对黄冈市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黄冈师范学院申硕需求论证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向军介绍,为实现申硕目标,过去一年,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难关、抓短板、补弱项、增优势,在统筹规划、政策激励、资源配置等方面向“申硕”核心目标聚拢、倾斜,“申硕”五项核心指标已全面达标。
2019年,黄冈师范学院引进博士103人,年度科研经费达到7405.2万元,募集社会捐赠资金2620万元,学校成立了湖北省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李时珍大健康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选派50多名博士教授深入地方企业挂职锻炼、担任科技副总,举行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总结大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介绍,国务院学位委员将在2020年上半年启动新一轮新增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明确新增学位点原则上应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求较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结合学校及黄冈当地实际情况,黄冈师范学院申报“3+1”个申硕学位点,即教育硕士、农业硕士、艺术硕士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黄冈教育、艺术、农业等行业硕士以上高级专门人才占比很低,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极不相称,亟需大量的本土化高层次人才,把黄冈“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教育名城”,支撑黄冈“大文化”“大健康”“大农业”三大产业的战略。作为黄冈唯一本科院校,黄冈师范学院具有绝对优势条件。
此外,据统计,近40年扎根黄冈的外地大学生不到15%,80%以上为本地大学生,其中,毕业于黄冈师院的占90%以上。2017年全省教育硕士毕业生1500余人,只有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毕业后留在本土工作,占毕业生总数50%以上。黄冈师范学院在培养扎根黄冈、服务乡梓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