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何程)1月17日,中国林业网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竹山县得胜镇圣水村入选。据该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的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共有3947个。
得胜镇地处竹山县西部的鄂陕交界处,据“西楚门户”、扼“鄂陕咽喉”,是鄂西北著名的省际“口子重镇”、鄂陕边界的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和小商品集散地,有“秦巴小汉口”美称。该镇位于秦巴山腹地,山峦叠嶂,高山之巅经常云雾缭绕,全镇自然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品类多样,该镇的界岭山、圣母山、得胜寨三山耸立,可谓“水之灵秀,山之巍峨”。
图为:美丽圣水村美如画。通讯员 供图
图为:得胜镇圣水村打造绿色幸福村。通讯员 供图
本次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的圣水村,位于竹山县得胜镇北部,全村6个村民小组,454户1770人,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22500亩,圣水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5.14%,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96%。圣水村是全国绿色小康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新村,也是国家农业部授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也是十堰市抓党建、促脱贫十面红旗党组织。
近年来,该村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县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引进柿子种植技术,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和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助农增收。该村退耕还林以来,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树木生长茂盛,在圣水村的高山上,形成了千林成海的景观,是竹山县的天然氧吧,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圣水村无重工业,主要是以当地农产品茶叶产业和种养殖业为主,土壤无污染,水源清澈,水质极好,达到了无需烧热即可饮用的标准,良好的水质吸引了福建茶商到该村投资兴建茶醋饮料厂,目前该厂已经建成完工,设备装配到位。
图为:得胜镇圣水村生态有机茶园。通讯员 供图
图为:得胜镇圣水村的茶圣陆羽雕像。通讯员 供图
得天独厚边镇溢古韵,胜地多情千山飘茶香。得胜茶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得胜自古产茶,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得胜已有茶叶产出,唐皇武则天品饮圣水所产茶叶后,觉其味甚妙,倍加赞赏,曾赐名“圣水贡茶”。圣水茶,得名于武则天,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兼雪霜风雨之神韵,从第一缕茶香飘出秦巴就震惊世人。秉承悠久的茶文化,在茶产业历经由弱变强、从小到大的嬗变后,圣水村也变成了一个弥漫在茶香中的美丽乡村。
图为:得胜镇圣水村的好水。通讯员 供图
圣水村在海拔1000多米的鄂陕交界处的界岭山下,山高气寒,绿茵环绕,走进圣水村,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满目翠绿,茗香四溢,一排排茶树如同一条条绿“龙”在群山萦绕。竹山因茶而兴,茶因圣水而名。2019年6月,湖北圣水村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位于竹山县得胜镇圣水村,首期投资1500万元。公司于2019年6月初动工兴建,已建成加工车间700㎡,办公用房300平米购买安装机械12台套,日可生产高品质干茶500斤以上。公司将联合镇内各专业合作社、加工作坊,按照“统分结合”的方式结盟,打造得胜绿茶产品龙头企业集团,统一品牌,有序整合辖区原有30多个商标品牌,统一打造“圣水村”绿茶区域公用品牌,致力构建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推动得胜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图为:得胜镇圣水圣景区鸟瞰图。通讯员 供图
接下来,得胜镇将认真落实通知要求,按照照统一标识制作和使用国家森林乡村牌匾,珍惜荣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和乡村绿化美化,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