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月18日讯 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公布了第九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名单。长江网记者发现,60人的全名单中,有6位来自在汉企业。至此,武汉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数量达50人,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此次获评的6位勘察设计大师分布在桥梁、水利水电、建筑、水处理、钢铁等专业。他们分别是中铁大桥院集团易伦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杨爱明与翁永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桂学文、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项明武、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李树苑。
据了解,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家级荣誉称号。由住建部根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与管理办法》的要求,每两年评选一次。(记者韩玮 通讯员邓达 吴茜 秦建彬 马岚)
新增6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介绍
中铁大桥院集团副总工程师易伦雄
易伦雄主持了世界首座6线铁路大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铁路斜拉桥——浩吉铁路洞庭湖特大桥,国内首次跨越长江的重载铁路桥——浩吉铁路公安长江大桥以及宜昌至喜长江大桥、镇胜公路北盘江大桥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解决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总体刚度、局部刚度与平顺性的技术难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的技术发展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并成功应用到多座高铁桥梁。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总经理杨爱明
杨爱明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翁永红
翁永红先后参加或主持了三峡、清江隔河岩、乌东德、金沙等多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三峡工程设计中,首次创建了大坝混凝土缆机、皮带机、门塔机三类机械组合浇筑实时动态仿真模型,提前1至2年预测各时段的浇筑强度和施工进度,极大地提升了国内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进度控制水平。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
桂学文全过程主持原创多项国家级重大工程,一体化集成设计,彰显人、建筑、环境的和谐。代表作品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武汉保利文化广场等。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项明武
项明武通过实施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奠定了我国冷轧硅钢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坚实基础,改变了国内只能生产1000毫米以下取向硅钢的历史,主持建成了当今世界上生产带钢最宽、产量最大的武钢第二冷轧薄板厂,4000立方米级高炉中产量最高、炉况最顺、预期寿命最长的武钢8号高炉,当时世界最大的沙钢5800立方米高炉等一批重点工程,并开启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先河,在降低硅钢工序能耗、吨钢轧制消耗,推动高炉长寿环保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工程师李树苑 该张照片来源于网络
李树苑负责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受污染水源水处理集成技术与设备的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湖泊、水库、河流等饮用水水源,开发了适合中国南部受污染水源水的多种生物预处理技术及预臭氧工艺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以及适合不同水源水质条件下的受污染水处理集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