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黄石人”计划 服务企业招工稳工

黄石日报 2020-01-15 20:00

招聘会现场

市第二届有突出贡献“新黄石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新黄石人”是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这座城市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黄石人”。继去年全市首次开评、重金奖励有突出贡献“新黄石人”后,今年黄石在全市范围内评选第二届有突出贡献“新黄石人”。    经过前期各县市区推荐、专家评审,又有20名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和10名外来创新创业人员获此殊荣。

就业稳,则本固、邦宁、心定、民安。去年以来,黄石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招工稳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

一组数据,诠释着“稳”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市新增就业6.2万人,帮扶253家企业招工5.57万人,引进新黄石人2.47万人,其中,为开发区·铁山区59家重点企业招工3.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8%,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数字背后是民生,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稳就业和“招工稳工”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人力资源支撑。

错峰借工调剂用工稳定员工

市制造业产业用工联盟显现生命力

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一些生产性互补的一些企业纷纷采取“用工联盟”的方式,在甲企业淡季的时候派遣一部分闲置的工人去乙企业工作,以弥补企业淡旺季出现工人过剩和紧缺的现状,这样既可以解决用工难问题,还可以稳定员工队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企业之间保持适当的员工流动,不但可以确保联盟内企业不因季节性和突发性情况,导致用工紧缺影响生产经营,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整个黄石的人力资源市场盘活起来,对务工者和企业是双赢的。

高中毕业的李丽,原本一直在黄石某企业做仓库管理员。2019年12月18日,在黄石沪士电子公司的接待室里,李丽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是用工联盟免费介绍进来的。”工作仅20天,已经拿到手的工资比原来要多。听说还有笔奖金,她露出笑脸。“准备与这边签长期合同。”李丽说,看来这次“调剂用工”走对路了。

李丽的这种“调剂用工”,被黄石市人社局就业科科长彭传意称之为“错峰借人、调剂用工”,目的是稳定员工:因为企业的生产有高峰有低谷,订单多了,人手明显不够,订单少了,不少人得放假。如果低谷时企业不养着这些“闲人”,等到订单转旺时,很难在短期内招到合适的工人,难以满足生产。但养“闲人”,成本高,更关键的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的人力资源并不丰富,容不得这些资源流失。

2019年10月19日,《黄石市制造业产业用工联盟组建工作方案用工联盟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以“错峰借人、调剂用工、稳定员工”为基本定位,为联盟企业提供基本的调剂用工服务。

既要“马上借”,也要“借得放心”。

《方案》明确提出:通过搭建工资统一结算平台,由用工企业按协议将服务费用和劳动报酬支付给平台,通过平台为调剂员工支付工资,并统一为调剂员工申请和发放有关政策性补助;搭建社保统一结算平台,按照联盟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统一为调剂员工在调剂期内核定社保参保基数、缴纳社保费用。

据介绍,组建用工联盟,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规模总量大。力争到2020年,用工联盟成员规模达到80家,其中以电子信息、加工制造为重点的企业成员不少于50家。吸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成为联盟成员单位,每年至少为联盟企业提供3000人/次的用工服务。

——服务功能多。联盟除提供基本的用工调剂服务外,还为企业提供职工社保参保、劳动争议处理、工资结算、技能提升等更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到2020年,具备为联盟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能力。

用工联盟应发挥四大服务功能,即资源整合功能,充分利用企业用工淡旺季开展员工错峰借调,化解企业生产淡旺季用工的结构性矛盾。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联合相关成员开展联合招聘。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制定统一的用工工资指导价。收集行业、企业用工情况,在各类平台发布最新需工信息。收集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企业人员信息,建立专门服务台账,引导其向相近行业企业、相近工种调剂,实现岗位之间平稳过渡。组织企业、人力资源公司、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开展用工交流分析,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强化协调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相互协调配合,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对接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金融等机构,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对接功能,深入实施“新黄石人”计划,聚焦政策落实环节,依托平台设立统一的涉企服务审批中心,切实做到“只进一扇门、只用一张网、最多跑一次”,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用工性补贴资金。强化行业监督功能,依法加强对联盟成员单位的管理,重点加强对用工领域和工资发放领域的监督,建立诚信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侵权行为,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考虑到工种间有差异,为了让派遣的员工能够顺利到同盟企业上岗,借人企业双方也在业余时间开设培训课。

自2019年10月底产业用工联盟正式运营以来,联盟成员达41家,为入盟企业成功稳就业调剂送工657人,其中涉及员工较多的有,东贝机电63人,沪士电子212人,欣益兴电子196人,西普电子38人。2020年前用工联盟成员规模预计将超过80家,今后每年将至少为成员企业提供3000人(次)用工稳工调剂服务。

“新黄石人”留黄乐业意见出炉

九大优惠政策很给力

有收入,有房住,有书读,……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我市出台进一步强化措施促进“新黄石人”留黄乐业意见,九大优惠政策让“新黄石人”在黄石安居乐业。

这九大优惠政策是:

有书读

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确保到2022年形成工业园区内幼儿园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教育功能配套。

过渡阶段,工业园区邻近县(市)区应调剂不少于5%的学位用于接纳企业职工子女就学。黄金山工业园应在2022年底前至少增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一所小学,并对已有中小学进行扩建扩容。鼓励优秀教师到工业园区内学校支教。工业园区周边社区腾出闲置场地举办托儿所、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建幼儿园,确保不因子女入学入托难而影响“新黄石人”就业。

有工务

逐步设置或调整与工业园区企业技术发展需求配套的专业不少于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不少于10个。优先开设企业急需紧缺的电子装配、机械数控、智能制造、生物工程、制药等专业。优先安排顶岗实习生服务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确保本地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在黄实习实训率达60%以上、职业院校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学生在黄实习实训率达该专业学生数80%以上,在黄普通高校毕业生留黄率达20%以上。在黄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黄就业率逐年递增,三年内达到40%。

有医疗

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项目建设,形成以黄金山院区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大型企业医疗服务点为基础的园区医疗服务体系。

开发区·铁山区各乡镇卫生院在鄂东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支持下积极对接和服务园区企业,主动为企业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建设体检中心和配置巡回体检车辆。

支持在工业园区开办药房,支持企业在职工集中住宿区配建医疗服务点。

便出行

2020年底前,增加金山大道、大棋路、钟山大道、鹏程大道等4条横向主干道的公交班次,每天不少于10趟。在黄金山工业园区建成企业之间的微交通线、厂区与住宿区之间的微循环圈。开通开发区·铁山区至大冶市及周边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公交,黄石至大冶、阳新县城和各乡镇的客车适当经过开发区·铁山区主干道及企业密集区,方便企业员工回家及探亲。

同时,开通黄金山南与山北之间的公交摆渡车,延长收班时间至晩间10点以后,解决园区到城区的公交换乘问题。

有房住

制定“新黄石人”住房专项规划,加大配租房源筹集力度,简化申租程序。2020年,在黄金山工业园区提供配租房源172套,力争符合政策对象应租尽租。在我市建设的各类共有产权保障房中,提供60%的房源面向刚需“新黄石人”销售,按政策落实购买份额的优惠。各城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自主建设的“新黄石人”住房,可纳入地方公共住房租赁计划管理。

有娱乐

每年在园区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歌舞比赛不少于1次,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比赛不少于2次,送电影、演出进园区不少于3次,每年在园区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不少于5场次。充分发挥文艺、体育骨干力量,与园区企业“结对子”。每年为园区企业举办各类文艺、体育培训班不少于4期,帮助园区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园区企业职工自行组织文体活动能力。

有组织

组织持续登记党员信息,优先招聘党员职工,组织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加强工业园区内企业党群组织建设,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企业基层党组织,持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大力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工会、共青团、妇委会,联合开展群团活动。指导企业建设“职工之家”。每个园区每年举办职工心理疏导活动不少于1次,相亲交友活动不少于2次,节假日代购商品活动不少于3次。要借助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家调委等平台,为职工及其家庭排忧解难。

有安全

引导企业釆取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模式。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建立灵活的工资增长机制,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合理设置招工条件,破除招工年龄思维定式,科学制定性别、文化程度、岗位技能熟练度等岗位条件。增强人文关怀,科学调配安排生产与休息时间,提供员工满意的弹性工作时间。建立工业园区职工维权快速反应小分队,迅速处置侵犯职工权益行为。指导企业建立职工职业规划、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鼓励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展示才能、献计献策。

享生活

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确保园区的生活功能设施建设布局与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相衔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内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定向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发住宅,建设“新黄石人之家"。谋划布局一批酒店、商场、餐饮、影院、体育馆等生活配套设施,让企业员工在紧张工作之余有轻松愉悦的消遣场所,打造务工者“想来、愿留、乐业”的新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