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鄂台融合发展新篇章

湖北日报 2019-12-30 11:41

以“新时代、新动能、新融合”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于2019年7月9日在东湖宾馆开幕。(省台办提供)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五项重大政策主张。

一年来,全省对台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扩大和深化鄂台交流与合作,奋力谱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湖北新篇章。

凝聚两岸和平发展共识的湖北担当

“当前台海形势基本格局中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密切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更为丰富完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将更强劲,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势头将更强劲。”2019年春天,在武汉召开的第二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说。

研讨会上,百余名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创新、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理论和实践、‘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探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研讨会适逢全国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热潮,会议收到的60多篇论文中,40多篇专门探讨了“1·2”重要讲话,10位大会交流发言的两岸学者聚焦这一重点进行研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在致辞中倡议:两岸学者要积极做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献策者、推动者、实践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伟大事业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她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学者的积极回应。台湾淡江大学教授赵春山表示,他很赞同“融合发展”理念,这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铭传大学学者杨开煌就“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进行了深入阐述,他主张两岸学界、民间团体应该“有主题的、有积累的长期地研究、协商” ,并提供了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认为,这次研讨会是2019年两岸学界集中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中规模最大、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会议,首开两岸智库民主协商的先河。

2019年7月9日,第十六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两岸金融论坛上举行签约仪式,汉台将携手打造华中台资金融聚集区。(本报资料图片)

7月8日至12日,第十六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湖北举办,这是鄂台一年一度的交流合作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和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等来鄂参会,两岸800余名嘉宾共襄盛举。

本届台湾周以“新时代、新动能、新融合”为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行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成为两岸各界嘉宾热议话题。郭金龙呼吁两岸同胞顺应大势、共担大义。中央台办副主任裴金佳指出,湖北台湾周为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台湾商业总会会长赖正镒表示,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觉得两岸和平最重要,要坚持“九二共识”,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9年7月8日,第十六届湖北·武汉台湾周鄂台青年东湖彩虹跑暨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在武汉东湖绿道举行。(本报资料图片)

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湖北行动

“学校不遗余力支持台籍教师发展,留在湖北很有归属感。”近日,湖北经济学院台湾青年教师刘其享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2016年应聘到湖北经济学院后,刘其享仅用3年就评上了副教授,担任了二级学院副院长。学校还帮助他组建团队,今年9月建成“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目前湖北经济学院已接纳台湾青年教师就业超过40名。

去年3月,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出台“31条惠台措施”后,我省配套出台了“湖北惠台62条”。武汉、黄石、宜昌、孝感、黄冈以及随州广水市、鄂州华容区等地结合实际出台贯彻落实惠台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为台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全省台办系统的一致行动。

一年多来,全省100多家台企获得了近8亿元的税收优惠,8000多万元的减免费优惠,100多家台资企业获得了近1亿元各类奖励扶持资金。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湖北(武汉)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器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富士康总经理陈聪汉等15位台胞相继获得省、市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各类荣誉表彰。在荆门、黄冈、黄石以及恩施州人大、政协、妇联等,已有30多位台胞代表参与。

购火车票、住酒店、办银行卡、买保险……台胞居住证使用越来越方便,办居住证成为在鄂生活台胞的必选项。去年9月,全省设立了168个台湾居民居住证受理点,目前全省约七成常住台胞申领了居住证。

“千岗迎台青”招聘计划实施以来,举办4场专场招聘会,300余家单位提供了50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吸引上千名台青前来应聘。截至今年底,在湖北实习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达800多人,注册成立各类企业及团队200余家。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省台办把落实惠台措施作为重要整改项目,组成多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和台资企业调研,了解掌握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分台籍教师反映两岸学术成果认定有差异,影响了职称评定。我省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专门为台胞出台措施,一批台籍教师评上了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

为更好服务台胞,近日省台办在征求33家省直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了《湖北省服务台湾同胞政策指南》,指南涵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创业就业、居住生活等方面70个问题,简明介绍了政策内容及依据、责任单位、联系方式等,方便台胞台商“按图索骥”,办事“找对门”,发展“找对路”。

11月初,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等2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将在5G建设、融资担保、通信资费、职称评审等多领域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省台办正着手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新一波的惠台利好,让更多在湖北发展的台胞充满了期待。

抢抓融合发展互利互惠的湖北机遇

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湖北。31年来,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鄂投资,鸿海精密、威盛、联发科、旺旺、群光等一批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注册台资项目2805个,投资总额265.14亿美元。

目前全省共设立了19家省级台商工业园和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这是湖北对台招商引资引智的主阵地,形成了一批产业聚集程度高、发展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园区。在此基础上,去年我省获批成立了全国第三家、中部首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在武汉、黄石、仙桃设立“一区三园”,着力打造东湖高新生物和智能制造、黄石电子信息和仙桃高新技术等三大产业合作示范园。今年合作区新增台资企业和项目31个,占全省总数55%,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态势已初步显现。

已成功举办16届的湖北·武汉台湾周,是鄂台产业合作对接的最重要平台。今年台湾周聚焦湖北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组织了“两岸企业家峰会2019两岸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合作研讨会”等系列经贸活动。来自两岸集成电路、能源、化工、节能环保、金融等行业的大批知名企业家参会,探讨合作,达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意向和合同。台湾电电公会与武汉市签约共建两岸汽车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助力武汉打造“下一代汽车”产业高地;湖北省执业药师协会与台湾药师公会全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永兴环保设备项目等6个环保、精密制造项目现场签约落户黄石。来鄂参加台湾周的全国台企联新任会长李政宏表示,非常看好湖北发展前景,惠台措施的实施为广大台资企业在湖北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国台企联将协助更多台商台企参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因素增多,但台企在鄂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全年新增台资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纬创软件武汉有限公司斥资1.4亿美元将企业总部移至武汉,成为首家在汉设立大陆总部的台资企业。仙桃引进总投资额达2.5亿美元的瑞卡新材料有限公司。我省乡村振兴建设也让台商看到了机遇。11月1日,省台办对口扶贫点蕲春县陈云村举办了台湾风情小镇招商推介会,吸引了近百名台商参加。

我省打出系列“组合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台资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省财政每年专列4000万元涉台经济工作专项资金,鼓励台商投资和台企转型升级。台企在减税降费、简化审批上享受和本省企业同样的便利。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湖北省实施办法,一批涉台纠纷案件得到了有效化解,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满意。

助推两岸一家越走越亲的湖北情缘

11月10日,张自忠纪念馆(园)被授牌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至此,我省经国台办批准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达到6家,总数居全国第二。“大陆如此高规格地纪念国军将领,并将他当成民族英雄隆重纪念,我十分钦佩。”授牌仪式上,台湾退役将领范祚胤对记者说,“看到祖国大陆发展得如此之好,14亿同胞过上了好日子,我打心眼里高兴。”

近年来,鄂台各领域交流交往日益紧密,基层民众像走亲戚一样频繁往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汉台“楚才杯”作文竞赛夏令营、武当文化论坛等一张张的交流名片享誉两岸。

每年农历4月,海内外炎黄子孙相约来到炎帝神农诞生地随州,缅怀始祖。已举办10年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吸引了数千名台湾同胞来鄂寻根问祖。去年全国首个“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落户湖北后,连续两年组织了交流夏令营,让台湾学生近距离触摸中华文化。来自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的吴映蓁两次参加夏令营,感慨收获很大,她说:“以前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才能透过现实画面,进一步去完善对于历史的想象。”

因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亲缘纽带,鄂台基层、文化交流一直非常活跃。4月下旬,“寻源·汉台师生中华文史教学观摩交流营”在武汉开营,来自台湾嘉义县协同高中的36名师生与湖北师生同上中华文史课,在一起研习古文名篇《岳阳楼记》中感受中华人文之美。“相逢荆州、结义桃园”,7月台湾桃园市17名基层民众代表走进荆州。七天时间,他们实地参观虾稻共作、水产繁育基地,走进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村电商工作站,参加非遗传承体验课等,与当地民众共话家常,打成一片。

青年交流是鄂台交流的重头戏,湖北几乎月月都有青年交流活动举办。举办4届的两岸青年东湖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两岸青年一起品鉴剪纸、皮影、年画、汉绣等非遗文化,在东湖绿道上尽情奔跑,乘船同游两江四岸,充分感受荆楚大地的魅力。台湾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曾文培说,他参加了四次东湖论坛,“每一次来感觉都不一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有趣。”

5月,第二届“青春颂——两岸青年原创金曲演唱会”在武汉光谷体育馆上演。7月,第三届 “台湾青年看武汉——魅力江城随手拍”活动在武汉开营。9月,30多位在鄂就读的台湾学生前往神农架参加环大九湖自行车赛。10月下旬,17名台湾学生代表成为武汉军运会志愿者,各大赛场都留下了他们辛勤忙碌的身影。“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举办6届以来,共征集两岸微电影参赛作品4000余部,逾7000人次参加。今年“金飞燕”获得金奖作品《梦·缘》以在鄂任教的台湾青年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来湖北发展取得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故事。

台湾青年陈叙文(右三)荣获2019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省台办提供)

已扎根孝感的台商二代陈叙文今年荣获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她兴奋地说:“我会把祖国大陆的各种好政策,告诉更多的台湾年轻人,让他们早点来大陆,寻求更好的发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朱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