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沈思静531天的极限训练:从厨房小白到西餐烹饪全省第一名

湖北日报 2019-12-25 09:10

沈思静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个子不高,沉静、爱笑。21岁的沈思静,是湖北经济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她用531天,挑战极限,从一个厨房小白,成长为全国西餐技能顶尖高手。12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湖北经济学院采访了她。

世界技能大赛,是“技能奥林匹克”。沈思静从大二开始,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湖北省总决赛第一名、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也是全国唯一一名参加此项赛事国家集训队的本科生。“印象最深的是全国选拔赛上海站,选手连续3天,利用现场100多道食材,在4小时内做两道指定菜品,每道5份,共10份。”沈思静介绍,第一天做大白菜三文鱼卷和青豆泥奶油羹配低温澳带(一种贝类)。大白菜焯水,切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大小;三文鱼切粒,每颗0.6厘米至0.8厘米见方;将一个厚约3厘米的澳带,平均薄切三份。“比赛时,评委有多达500条扣分点。一份菜的重量是44克,另一份是105克,误差2克内,才算过关。”

赛场上的精准,来自平时的刻苦训练。指导老师邹志平介绍,在长达18个月的比赛时间里,沈思静一直处在高强度训练中。省赛决赛期间,沈思静每天训练近17个小时,每天至少杀20只鸡,切20斤胡萝卜丝,练速度、练刀工、练技巧。“将一只整鸡去骨分档取料,刚开始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只要一分半钟。”邹志平说,“一份鸡肉蓉没做好,她便加班到凌晨,将配方一遍遍修改、试验、再修改,尽可能将误差控制到0.1克以内。”

沈思静来自随州三里岗一个普通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上大学前,不会做饭,因没有基础,起初并不被看好,但指导老师王波说,“没有人比她更认真、更细心。”老师的指导,她一字不漏地记下;实践操作时,她精益求精地完成。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让老师和队友无不称赞她的刻苦努力、勤奋认真。

2019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38人名单中,沈思静年龄最小。日前,湖北“工匠杯”优秀技能人才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正在举行,沈思静也是最小的参赛者,她在视频中分享自己的感悟,烹饪不是简单的烧饭做菜,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本科生学习烹饪,源于想成为一名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实干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