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来汉谈歌论曲 《青花瓷》差点取名叫《青铜器》

楚天都市报 2019-12-01 07:41

不少粉丝赶到卓尔书店,与方文山面对面交流

阎志与方文山对话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通讯员郭元芳

对话背景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这对黄金搭档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时代。

11月30日上午,2019湖北卓尔文学周暨第五届武汉诗歌节“天青色等烟雨——对话方文山”活动,在卓尔书店举办。当天一早,书店内就排起了长队。一位读者五点起床,从江夏藏龙岛辗转而来。当方文山一出现,现场立即镜头林立,俨然“大型追星现场”。一位粉丝激动地说,“我们不为任何人而来,只因为你是方文山”。

在被读者团团包围的小剧场内,方文山与卓尔书店创始人、《中国诗歌》主编阎志开启了一场充满意趣的对话。活动前,方文山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人物档案

方文山,1969年出生于台湾,著名作词人,创作了《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青花瓷》等极具古典意蕴的歌词作品,广受欢迎。出版书籍《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亲爱的,我们活在最好的年代》,同时他还发起了西塘汉服文化周,执导电影处女作《听见下雨的声音》,执导《中国风演唱会》南昌站和沧州站。

人生一开始越匮乏 你人生的小说越完整

问:网友有一个说法,说王力宏和周杰伦的差别,就是差了一个方文山。你和周杰伦,是谁成就了谁?

方文山:我认为应该是相辅相成吧,一开始我们写歌,给唱片公司是被拒绝的。那个时候唱片公司为了行销,希望推出有知名度,或者得过奖的作者去参与主打歌的创作,这样可以宣传是金牌制作人、金曲奖最佳作曲人打造。那个时候我们是没有名气的,还好拒绝的时间并没有很长。

我觉得我们之间是一种缘分,我们同一年份、月份签入同公司,他是通过比赛由吴宗宪签下来,我是自己推荐投稿的,投了100份,宪哥刚好拿到了一份,成为我的伯乐。

问:在写歌成名之前,你是吃过不少苦的,做过机械修理工、百货公司送货司机、防盗系统安装工等。过去吃苦的经历,对你的歌词创作有帮助吗?

方文山:经历都会变成创作中故事的养分,做过不同的工作,意味着不同的生活圈,不同的生活圈就有不同故事的可能性。

人生一开始越匮乏,你人生的小说越完整,为什么?如果说人生是小说,那么这部小说完全是你自己写的。你的背景、出处越匮乏,你没有资源或者人脉提供协助,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自己去付出、去争取。不能说,活到五六十岁发现自己的人生没有故事可以说。我们要做有故事可说的人。

不是我们开创的中国风 中国风一直存在

问:你开创了流行音乐的中国风时代,从你和周杰伦之后,充满古典意蕴的歌词也成为一种潮流。你对中国风歌词怎么看?

方文山:我们没有开创,可以说是热爱,中国风一直存在。只不过,我和周同学每张专辑持之以恒会有一两首中国风歌曲,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国风音乐的知名度,增加了华语音乐的多元性。

我创作400多首,中国风歌词80多首,只占1/5。但现在信息太多了,人家还能记得住我写中国风,我认为已经是好事了。

中国风给我创作的自由度是很好的,它的文字有咀嚼、阅读的空间。我们描述的不是眼睛看得到的世界,像帘外芭蕉、门环、铜绿,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看不到的,中国风、古风是脱离了眼前的现实,你仍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感。

问:除了在歌词中发扬中国风,你还在推广汉服文化,为什么想做这样一件事?

方文山:很多人对汉服有误解,以为汉服是汉代的服装,汉服其实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有各个朝代的汉服。我们做过“汉服朝代方阵”“汉服好声音”。汉服与传统文化的连接是没有门槛的。你要学书法、古筝、围棋,都需要数年的基本功,而汉服没有。很多年轻人抱着cosplay的心态尝试,发现我们老祖宗的衣服还是挺好看的。去年西塘汉服文化周,有6万多人自发从全国各地过去。年轻世代的传统文化传承,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求量,再求质。

“天青色”灵感来自汝瓷 而不是青花瓷

问:能讲讲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两首歌词吗,你怎么把它写出来的?

方文山:歌词是主题式创作,命题式创作,80%都是先有旋律,先有歌的名字,再铺陈、酝酿歌的结构。《青花瓷》这首歌,我一开始取名叫《青铜器》,我想,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大多数是看不懂的,可以去象征爱情的神秘,青铜器距离现在几千年,可以象征爱情的久远。可后来一想觉得不对,周同学在演唱会上说,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一首《青铜器》,歌迷会搞不清楚,这是快歌吗?等会要跟着跳吗?因为流行音乐的歌名是需要望文生义的。

第二次找资料,我找到了汝瓷,天青色是汝窑瓷的颜色,宋代的汝瓷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美,我很喜欢。但后来想,也不对,因为汝瓷不能象征爱情,又找到了青花瓷,因为有一个“花”字,跟爱情的连接度比较高。但副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已经写好了,不想换,可能我不说,大家还没有注意到“天青色”并不是青花瓷的颜色。

歌词写完之后,把歌名报给企划时,对方一直没有回音。我以为不满意,后来才知道,他们把《青花瓷》误听成了《青蛙池》了,他们正琢磨方文山是怎么用青蛙来象征爱情呢。

写诗是表达自己 歌词要寻找最大公约数

问:你除了写歌词,还写了很多诗,但大家都不太知道。现在很多诗人写了几十年,能被人背出来的诗作也极少,相反很多流行音乐歌词,大家可以背下来。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方文山:我觉得诗人本来就应该是孤寂的,诗本来就应该被冷静地对待。诗是最有仪式感的文字,诗是诗人自己与世界对话的出口,诗人都不是专职写诗的,他们或是教师、律师、职员、企业高管,写诗是他们工作之外的兴趣,写诗是表达自己,平衡生命与生活的关系。

而歌词本就是为流行服务的,要寻找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倾诉恋爱、失恋、亲情、友情……歌词一定要有人称代名词,像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因为歌词要做情感的转换,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有一些创作者想要模仿我写的所谓中国风的歌词,但他通篇没有人称代词,就感动不了人。没有“你、我、他”,我是在唱我的故事吗,还是唱我们的故事,还是唱你的故事?

问:以前你和周杰伦可能是非常精致地来包装一部作品,每部专辑都有主题。现在可能一首歌马上就推出来,马上烂大街了。你对流行音乐的这种变化怎么看?

方文山:现在是网络时代,不需要通过唱片公司就可以发表作品,网友直接来评价你的作品是好的,还是坏的。

过去,收歌、谱曲、设计、制作,可能需要一年。现在,一首单曲就打遍大江南北,让发表作品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缺点是,没有把关环节,作品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但我不觉得悲观,质量不好的可能就红3个月,半年之后就没有人听了。好的东西还是会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