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小的《笔顺码字典》,6700多个常用汉字收录其中,看起来和常规字典并无差别。然而,这部字典并没有常规的汉字偏旁部首表格,取而代之的是《笔画编码表》,通过笔顺码检字,不十秒钟,即可找到所需的汉字。
著名语言学家宗福邦在《笔顺码字典》的《序言》中评价:吴之林君和他的同窗好友所组成的特殊团队,不为名利,不畏艰辛,愿做铺路的石子,为祖国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笔顺码检字效率高
“‘永’字的部首是什么?是‘水’还是‘点’?”11月22日,在《笔顺码字典》发布会上,主编吴志林的发问,让不少人犯了难。他进一步解释,即便是对中文非常熟悉的人,也不能准确说出每个字的部首,这直接延长了检字的时间。
拼音检字有时也费神。一是使用字典的人,大都是先看字形,寻找字义和字音,二是一个拼音多则可对应几十个汉字。
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热情空前高涨的今天,对于汉字初学者,特别是习惯于单词规律排列的外国人而言,现行字典的汉字排列没有规律可循。看到一个陌生的汉字,要查询读音和释义,翻开字典检字,不知是该往前翻,还是该往后翻。
《笔顺码字典》将汉字的笔画(横竖撇捺折等)细分为26种,分别对应26个英文字母,再根据笔画的顺序,确定每个汉字的笔顺码,整部字典根据笔顺码的字母顺序对汉字进行排序。
通过这种方式,《笔顺码字典》不仅解决了汉字排序的问题,还提高了检字效率。使用者将汉字的笔顺译为笔顺码后,即可迅速检字。
编纂者是学物理的大学同窗
《笔顺码字典》的编写者,所学并非汉语言文学。他们是武汉大学1964级物理系学生。编写这部字典时,他们已年近古稀。
“我将编字典的想法和很多人分享,没想到啊,最后感兴趣的竟是我的老同学。”回忆起编写的过程,吴之林不无感慨。
早在2008年,根据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吴之林将汉字译成“笔顺码”,编成了《汉字新序》一书,证明了用笔顺码排列汉字的可行性,但此书不具备应用性,无法推广开来。他曾有过用笔顺码编写字典的想法,却苦于找不到编写字典的团队。
2015年,吴之林以武汉大学物理系1964级同学为依靠,组织了全理科的编纂团队。他们不顾年老体弱,热情地投入到他们并不熟悉但颇感有意义的工作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笔顺码字典》终于问世。
“我们学理科的,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吴之林有些骄傲,事实上,《笔顺码字典》的出版只是众多安排中的一步,他们还计划做两件事,一是用笔顺码编纂一部汉英字典,二是另编一部中文字典,将2万多个汉字都用笔顺码收录其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