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清夺得上海史上冬运首金 刘翔师妹成了雪车冠军

新民晚报 2019-11-20 17:04

全冬会赛场传来好消息!上海雪车运动员应清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单人雪车比赛中夺冠,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首枚全冬会金牌。

曾经师从上海田径名教头孙海平,应清算是刘翔师妹。从跑道转向雪道,应清的成才之路也为上海冬季运动人才培养树立了范本。

转战雪场

结缘雪车,对于应清而言,是人生赛场的一次转向。用她的玩笑话来说,就是“陆地上已经满足不了我对速度的渴望,所以我就上墙了”。

1997年出生,应清的运动之路,起点颇高。2011年,经过启蒙教练推荐,她进入上海田径队,主攻百米跨栏,师从名帅孙海平。“力量很足”“训练刻苦”“善动脑筋”是孙海平对她的评价。

2015年是应清练习跨栏项目的第四个年头,也时逢中国冬季运动新项目雪车在全国选拔年轻队员组建国家队。当时担任应清跨栏教练的曹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我自己对雪车项目比较了解,她跑步的动作等各方面,我觉得都挺合适的,就想让她去尝试下。”

同年冬天,应清选择迎接挑战,前往沈阳体育学院进行试训。60米的速度测试,前后投掷铅球的力量测评,立定跳远的爆发力考量……田径打下的基础让应清对雪车的感觉相当好,从中脱颖而出。

首度获金

转战冬季雪车项目让应清有了更高舞台施展才能。天赋异禀的应清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提升,在国内外赛场上崭露头角,获得2016-2017赛季德国雪车世锦赛资格并闯入决赛;在2017年首届全国雪车锦标赛暨平昌冬奥会测试赛上,应清斩获女子单、双人推车赛以及女子两人车滑行赛桂冠,表现十分抢眼。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单人雪车比赛于11月15日至11月18日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北京时间昨晚,在女子单人雪车决赛中,应清发挥出色,以1分59秒62的成绩完赛获得金牌。这枚金牌是上海代表团在十四冬获得的首枚金牌。

应清其实并非黑马。在2017年11月进行的北美杯惠斯勒站雪车比赛中,应清和同样曾为上海田径运动员的何欣怡一举战胜国际顶级选手,获得第三名,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雪车国际赛场上;在随后进行的卡尔加里站上,两位姑娘继续创造历史,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跨界选材

事实上,不仅仅是应清,上海田径队已向国家冬季运动队输送了多名人才。上海冬奥第一人邵奕俊同样成才于上海莘庄田径基地——作为中国国家雪车队队长,邵奕俊原来训练的项目是铅球。同样在2015年年底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进入国家雪车队,邵奕俊成为上海第一批入选冬奥会的雪上项目选手。

而从更广范围来说,田径项目也是跨界冬季运动的第一大项。中国百米名将张培萌转项钢架雪车,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跨界越野滑雪……而在世界范围,美国短跨世界冠军洛洛·琼斯和短跑奥运冠军劳琳·威廉也曾代表美国出战冬奥会双人雪车项目,并曾获得雪车世锦赛双人金牌和两站世界杯赛的银牌和铜牌,成为“两奥跨界”的成功典范。

“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运动员训练除了专项技术之外,还需要全方位的身体素质。”孙海平告诉记者,一名优秀的跨栏选手既要有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还要懂得复杂技术,“灵活性更高,对技术掌握也更优秀。”转战雪上,跨栏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出色,在雪橇的滑行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平衡,而他们的平地爆发力和上肢力量则能给予雪车更快的初速度,在比赛开始就占据优势。

上海市滑冰协会会长严家栋透露:“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名上海运动员进入雪车国家队,为该项目注入新鲜血液,补上短板。”这些跨项队员抓住了契机,执着、理解力强、热爱冰雪是他们身上的特质,希望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突破。

本报记者 厉苒苒

什么是雪车

雪车(Bobsleigh)又称有舵雪橇,起源于瑞士,由雪橇发展而来,是一种集体乘坐雪车,可操纵方向在冰道上滑行的运动项目。

冬奥会雪车比赛共设女子单人座、男子双人座、女子双人座、男子四人座4个小项。其中,女子比赛开始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女子单人座是北京冬奥会新增的小项。

而与雪车项目类似的,还有两个雪橇项目。

钢架雪车(Skeleton),又称无舵雪车、俯式冰撬,是在传统雪车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运动项目。因为这种雪车的造形类似人体的骨架,也称骨架雪车。选手俯身躺在雪车上,头朝前脚在后进行滑行。

因为具有较高危险性,1948年冬奥会之后,钢架雪车项目被取消,直到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钢架雪车才又再度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雪橇(Luge)又称无舵雪橇、平底雪橇、运动雪橇以及短雪橇。它是一种单人和双人的冬季运动,选手躺在雪橇上,脚朝前头朝后,雪橇是由木头所制成。雪橇和钢架雪车所用场地为同一个。现时,冬季奥运中设有男子单人、男子双人、女子单人和雪橇团体接力四个小项。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