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规入柜需经收件人同意实施月余 快递员“不问就投”仍很普遍

楚天都市报 2019-11-13 07:43

设在小区内的智能快递柜带来新问题

楚天都市报记者满达

明明家里有人,快递员连电话也不打一个,就把包裹送进了快递柜……出现在小区的智能快递柜,虽然给快递的收寄带来便利,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让不少市民感到烦恼。

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出台《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并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快递员使用智能快递柜投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

昨日,记者调查发现,新规实施月余,不少快递员仍将它们当成“甩手柜”。

不问就投现象仍较普遍

“还是老样子,很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不打招呼就直接放进了快递柜。”家住江汉区金雅公寓的刘女士说,最近1个多月,除了京东等少数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还和以前一样,寄件前询问她是否在家,其他快递员都是不打招呼,直接将包裹投入小区快递柜,或放到代收点。

“小件的物品还好,大件就麻烦了。”刘女士说,上个月有朋友给她从山东寄来一箱苹果,结果快递员直接放入了快递柜。当天,刘女士人在家里,她收到取件短信后,只好下楼去搬苹果。

家住武昌的康先生称,他上个月在亚马逊上买了一双皮鞋,等了好几天都不见送上门,他查看订单轨迹才发现,快递员早在两天前就将包裹投入了快递柜。“因为快递柜的系统只给手机绑定的微信号推送取件信息,但我那个手机号并没有跟常用的微信号绑定,所以根本没收到信息。”康先生说。

昨日下午,在东湖景园小区的一处丰巢快递柜旁,堆放了许多刚送来的包裹,快递员张师傅没有给收件人打电话,就直接将包裹逐一投入快递柜,动作很是麻利。“先把快递柜放满再说,如果放不下再给剩下的收件人打电话。”张师傅说。

快递量大很难逐一联系

“如果收件人不在家里,快递柜确实蛮方便,回家随时可以取快递。”刘女士说,但如果家里明明有人,快递员不联系就直接放进快递柜,那就不太应该。如果实在不方便电话联系,可以提前通过短信通知收件人,询问其是否同意放在快递柜。

快递员张师傅称,之所以不逐一联系收件人,是因为自己每天投送的快递量实在太大。“我负责东湖景园、东湖天下一带的投件,上午已经投了200多件,下午还有好几百件要投。如果每个收件人都打电话联系,一一送上门,那一天只能投几十件。”

张师傅说,投放一件自己能赚两元钱,如果选择将快递投入快递柜,还要抽出几角钱的利润给快递柜运营公司。虽然选择投快递柜,单件快递利润更低,但他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才能保证一天的投件量。

另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称,他们公司在各小区都有合作的快递代收点。“我投一件快递赚1元钱,要拿出6角钱给代收点。”该快递员称,放快递柜会省去很多麻烦,快递量才会上去。

专家建议出台行业标准

记者注意到,新规针对部分违规行为,也列出了处罚措施,比如交寄物品与交寄信息不一致,智能快递柜使用企业仍予收寄的,管理部门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过,对于快递员“不问而投”等违规行为,具体如何处罚,没有详细规定。而“智能快递柜运营方应设置合理的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一项,合理的保管期限具体是多少天,也没有详细规定。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从事物流管理方面研究的教授刘明菲认为,智能快递柜是连接物流公司和收件人的中转载体,作为新生的事物,在制造使用和运营管理方面都缺乏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她建议,通过在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试点,不断完善后出台行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规范。“管理部门应针对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解决这些难题。”刘明菲说。

业内人士介绍,市民如遇快递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可向企业或12305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专用号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