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松树堡村:发展柿子产业 带动百姓脱贫增收

荆楚网 2019-11-07 17:26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周政、周建春、高明英)11月7日,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保康县松树堡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该村引进陕西富平尖柿优良树种3万棵,以柿子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带领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

晾晒柿子。通讯员供图

3年前,已是广州一家公司老总的韩飞回到家乡保康县马良镇松树堡村看望父母。走在乡村的道路上,韩飞看到婶婶朱清珍坐在一片辣椒田头哭泣。一问原因,才得知家中长势很好的辣椒因连阴雨和泥巴路耽误了售卖,侄儿的学费都没了着落。

这让韩飞无限惆怅:自己在广州创业成功了,但家乡人还受穷,泥泞的道路、撂荒的山地、空心的村庄让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家乡需要一个产业来支撑,村民需要一个产业来脱贫致富。而一个因地制宜的产业在哪里呢?”

在踌躇之际,韩飞的眼光停留在了山中火红的柿子树上,周边500多棵树上挂满火红的柿子,每年除了村民自己摘一点吃,大量的柿子都留在树上,任鸟雀啄食。而在广州,柿饼卖到十几块钱一斤,这红彤彤的柿子能不能成为老家人脱贫致富的产业?

山中柿子挂满树梢。通讯员供图

这个念头让韩飞兴奋不已。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村里的山地种成柿子,再制成柿饼销售出去,每年的收入说不定可达千万。

松树堡村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非常适合柿子树的生长;柿子树是一年种植,年年受益,柿子的产量是有保障的。在家人、同事、亲友的一片反对声中,韩飞坚持回乡。他把广州公司的事务全部交给弟弟打理,自己回到了松树堡村,要在发展柿子产业上一展身手。

2016年秋,韩飞开始在村里大量收购柿子,尝试用家乡传统的方法加工柿饼,选果、削皮、晾晒、捏饼,几经周折,晒了两万多个柿子。正憧憬着丰收的喜悦,可是,还没等到晒干,一场连阴雨,导致柿饼发霉变质,最后幸存下来的柿饼变得又硬又黑。

随后,韩飞三次赴中国柿子之乡——陕西富平考察柿饼产业,决定引进种植陕西富平的柿子品种。他先后投资建起了柿饼加工晾晒场房,购买了半自动柿子削皮机、引进了十字架吊挂柿子的模式。韩飞再次试验性地收购柿子,通过科学选果、平衡吊晒、防霉增色、干湿拿捏、架上潮霜等新工艺新方法,做出了与本地柿饼不一样、色泽鲜亮的3000多斤水晶柿饼。

柿饼做成功了,可是怎么卖出去呢? 2018年,韩飞筹资近40万元,成立了保康县马良镇电子商务中心。通过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不到一个星期,就将3000多斤柿饼销售一空。

电商平台售卖农产品。通讯员供图

2019年3月,韩飞又筹资成功引进陕西富平尖柿优良树种3万棵,免费发给全村老百姓种植了500多亩,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预计三年后全村柿子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

如今,韩飞还将马良镇的柿饼、冷水米、茶叶、葛根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推广,提升产业附加值,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可间接带动2000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