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患者来汉换“新肺” 从手术到出院仅用13天

荆楚网 2019-10-12 21:25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杜巍巍)10月12日,辽宁沈阳的曾先生健步走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病房,与欢送他康复出院的医护人员一一握手致谢。谁能想到,仅仅13天前,他还是一个靠吸氧勉强维生、被判定活不过半年的“死缓人士”?而肺移植术后仅13天就痊愈出院,更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医学奇迹。

2018年初,年过60岁的曾先生出现慢性咳嗽,吃药、打针都不除根,缓和几天就又加重,家属一度怀疑他罹患肺癌。在当地医院反复检查后,被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按说排除了癌症,曾先生家里应该高兴才对。但经过与医生沟通后,家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曾先生所得的病,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慧庆副教授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不常见却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它会使肺容积缩小,形成永久性肺纤维化疤痕,导致缺氧并且肺功能不可逆性地持续衰退。由于患者肺部组织呈蜂巢状,被形象地称为“蜂窝肺”或“丝瓜筋肺”。研究表明,近一半患者在确诊后的2至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可低于30% ,比子宫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大多数癌症的生存率都低。唯一可以根治此病的方法,就是肺移植。

果不其然。今年7月,曾先生的病情急剧进展,稍微走两步就开始喘息,并出现呼吸困难,只能卧床吸氧。到今年9月底,更是要入住ICU维系生命。

幸运的是,曾先生在武汉经商的子女深知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早早做好了接受肺移植的准备。经过反复比较后,9月19日,他们带着曾先生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评估登记并预约肺移植手术。

仅仅等待10天后,9月29日早晨6点,一位脑死亡患者在武汉捐出珍贵肺源。“救命肺”第一时间被送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胸外科肺移植团队仅用2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无须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单肺移植手术。

术后4小时,拔除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

术后22小时,拔除尿管、漂浮导管及深静脉导管,开始自主进食;

术后第2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术后第3天,自主下床行走;

术后第5天,拔除胸导管……

从手术到出院,仅用13天——移植了一颗新肺的曾先生,其康复速度堪称“神速”。林慧庆副教授介绍,这与曾先生及时科学就医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协助密不可分。

在得知疾病的危险性后,曾先生和家属接受医生意见科学决断,早早做好了接受肺移植的准备,身体状况维护得较好。而多数需接受肺移植的患者都反复拖延,往往是累及心脏、出现肺动脉高压后才接受移植,这时进行移植手术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而无须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肺移植手术难度更高,但创伤更小,花费更少。

此外,以往肺移植手术后,患者按惯例长期卧床休养。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功运用到肺移植手术中。医院通过整合协调患者、手术科室、麻醉科及护理团队,应用术前、术中、术后各种有效的处理措施,包括围术期营养支持、优化麻醉方案、应用微创技术,以及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拔除尿管、早期下床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有效促进功能恢复,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据了解,国内肺移植住院天数约为4周左右,曾先生仅用了不到两周。他此次的医疗费用,也较平均花费降低了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