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浩)10月9日16时,湖北终止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特别是抗旱水源不足、旱情未完全解除的地区,继续抓好后续抗旱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好秋收秋播工作。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调度抗旱水源达50余亿立方米,高峰时灌溉面积达1011万亩,基本解决了因旱受灾群众饮水困难。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537次,受益面积约33.96万平方公里。累计投入抗旱资金近10亿元,旱情得到大幅缓解。10月4日至8日,鄂西北、鄂东和鄂中等地出现短时降雨,局部中到大雨,土壤得以适度补墒,恩施、宜昌、襄阳、随州、孝感、荆门等西部和北部地区气象干旱得到缓解或缓和。当前,各主要农业作物已进入成熟收割期,农业抗旱用水不断减少,灌溉供水压力逐步缓解。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当前形势已符合终止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条件。
气象部门预测,除了鄂西北西部地区降水偏多外,10月份其他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二成左右,江汉平原南部和鄂东大部地区旱情还将持续。为此,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终止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后,各地特别是抗旱水源不足、旱情未完全解除的地区,要继续抓好后续抗旱工作。要加强供水设备和管网的检修维护,采取提水增压、启动备用水源、管网互通延伸供水等措施,并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好拖水送水和打井取水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要优化配置水资源,继续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疏渠畅水等调度措施,保障田间作物灌溉需求。同时充分利用降水、人工增雨等措施,增加水源储备,持续做好蓄水保墒工作。要科学分析气象因素和农情条件,适时组织改种补种和抗旱秋播,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加大抗旱技术服务力度,做好“以秋补夏”, 确保减产不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