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展示【 274-281】

2019-10-09 17:25

【编者按】

9月9日起,由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主办,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协办的“寻找湖北十佳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进入投票评选阶段。

荆楚网官方微信根据各高校团队提交的资料,通过大型融媒体专题、投票页和报道文章,展示候选实践团队的风采。

同时,“首届湖北十佳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投票已启动,您可以进入荆楚网官方微信,回复【大学生】即可为喜爱的团队投票。投票持续到10月下旬。主办方会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实践团队进行甄选。确定最后的10强名单。

以下为第23批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候选团队(自荐)的风采展示,若想了解这8支实践团队更详尽的情况,可进入投票页了解详情。(注:展示次序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

274.湖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赴鄂州、武汉垃圾分类城乡对比调研团队

调研团队前往鄂州和武汉两地开展,分别对两地城管部门负责人就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访谈;对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反馈;参观了当地垃圾分类的基础设备和收运处理全流程;参与了武汉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会和环科院的志愿者培训会,与各大高校、社区和物业部门的志愿者讨论了武汉市垃圾分类相关决策,获得了最新的数据以及政策信息。活动期间得到多家媒体关注,为武汉市垃圾分类的宣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75.湖北大学

楚才学院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耦合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团队

自199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推出的文化政策层出不穷,但农村文化建设到如今成效依旧不高。农家书屋政策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政策,该工程浩大,覆盖面广。但该项政策施行十多年以来,成效不显,实践团队认为,原因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更多原因在于政出多门,政策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要想真正突破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还需要从政策耦合的角度着手,使政策的齿轮顺利协调运转。

276.湖北大学

材料学院赴武汉市、枣阳市关于硅橡胶材料研究和应用调研团

为了深入学习和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环保意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湖北大学硅橡胶材料研究和应用项目调研团队前往武汉、枣阳市的一所高校、两家企业和一所政府机构,以硅橡胶材料为调研出发点,针对市民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不同的调研重点,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

277.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赴宜昌伍家岗区“阳光课堂”支教项目团队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志愿者协会联合宜昌市伍家岗区团委,在伍家岗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通过志愿者们的活动,解决留守儿童长期存在的缺乏安全管理、缺少亲情关爱、疏于教育管理等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科普教育,素质拓展等特色课程,陪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78.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赴贵州凯里关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治理创新问题项目调查团队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中国生态治理方法也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系中,选择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生态治理之路。该实践团队选取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调研地点,深入了解民众对生态治理问题的所知、所愿,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79.湖北大学

iGEM赴武汉市有关生物质材料和能源的回收与利用调研团队

为减少社会上资源的滥用以及浪费,提供绿色、环保的生物制品,团队针对废纸盒等生物质材料的回收利用情况、生物燃料使用现状、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其市场需求进行社会调查,从资源的浪费与重新利用,环境保护两方面做出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实验室研究中,以构建Z.mobilis纤维小体的方式达到利用生物的方法对废弃纸箱进行回收与利用,成功构建生产异丁醇的通路,并得到较高产量。

280.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武汉湖泊调查小组

团队对东湖和沙湖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环境监测,并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发放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东湖和沙湖水的污染原因,归纳出具体对策。

281.湖北大学

楚才学院赴安庆市调研互联网背景下黄梅戏发展现状项目团队

该实践团队由8名成员组成,分三个小组,分别负责调研前期的问卷调查、调研中期的实地调研以及调研后期的整理总结。前期通过调查就新时代青年对黄梅戏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对新时代黄梅戏流行情况进行初步估计。中期前往安庆市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黄梅戏会馆、黄梅剧学院、黄梅戏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等地,采访馆长和老师,了解黄梅戏传承传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后期整理前中期数据,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