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敏 通讯员 周虎
红薯面包、红薯蛋糕、红薯冰淇淋……你吃过吗?
“我们红薯研发团队,逐一攻克各种技术难关,创新推出的面点、烘焙、冰激凌、奶油、面条、饼干、馅料、煎饼等专用红薯生全粉和各色红薯生薯丁,几乎涵盖生活中的主食、副食、辅食、休闲食品和功能食品,有效延伸了红薯深加工链条,提高了红薯经济效益,为健康中国岀力。”9月23日,是我国第二个“农民丰收节”,首届中国《红薯与健康》高峰论坛在红安县举行,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德顺作了《红安苕全产业链实施情况》汇报。
“苕王”拍出9000元“天价”
而在同一天,红安还举行了一场挖红薯大赛,4500亩红薯地收获9000吨红薯,创历史之最。其中,在湖北根聚地公司基地,挖出了重达22.5斤的“苕王”。“苕王”现场卖出9000元高价,全部捐给了贫困户。如果说“苕王”让人震惊,那一个个由红薯加工成的馒头、面包、冰淇淋、蛋糕等休闲食品,更是让人眼界大开。
红安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红薯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红安县县长刘堂军说,红安苕产业是省特优区项目,对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奔小康,起到了很好作用。
周德顺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与国家甘薯产业体系,省农科院粮作所合作,把红安苕地标品种进行脱毒,经过脱毒培育后的薯苗,不仅产量高,而且“颜值高”。种出的红薯根本不愁销,武汉、广州等地企业上门订货。
根聚地公司对红薯品种的脱毒培育,引起了红安县政府高度重视。随后,政企携手聘请湖北省农科院杨新笋专家,对全县红薯种植大户进行培训,推广新型红薯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全县红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5万亩以上,年产15万吨,产值3亿元左右。贫困户通过种植红薯或到红薯基地打工,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曾经的“土坨坨”成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把红薯产业做强做大,光种还不够的。周德顺提出,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走产业深加工之路,把红薯制成生全粉、薯丁,变成老百姓方便吃、喜欢吃的健康食材。
红薯生薯丁、红薯生全粉系列产品
然而,全球掌握红薯生全粉技术的,只有少数几家日本企业,周德顺想引进该技术,要么被拒绝,要么被对方开出的“天价”吓住。
“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掌握。”根聚地公司联合省农科院加工所共同组建7位博士研发团队,经过3年不懈努力,成功攻克红薯生全粉技术,并申请多项专利。同时,该公司还投资数千万元,兴建数字化红薯生全粉生产线,生产出生全粉,可做红薯包子、馒头、红薯面条、红薯面包、红薯蛋糕、红薯饼干以及红薯冰激凌,红薯奶油等休闲食品。摇身一变,红安苕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红薯与健康》高峰论坛
在中国《红薯与健康》高峰论坛上,日本甘薯协会会长乡原瀪树表示,随着红安全面掌握红薯生全粉技术,将改变红薯的生产、加工、销售模式,为健康产品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大规模推广种植打下基础,也为红安苕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说,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县把红薯作为主导产业来做,积极发展红薯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引进湖北根聚地公司等重点企业,推广“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大做强红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