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麝资料图片
原麝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朴京兰)9月18日,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英山片区工作人员用红外相机视频,记录到一段时长为5秒的野生安徽原麝的视频影像。这是国内首次拍摄到野生安徽原麝的视频资料,十分珍贵。
安徽原麝,是原麝分布在我国安徽、湖北及河南三省相连接的大别山区亚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介绍,安徽原麝是我国麝属中的新种,也是我国兽类中的特有种,体型不大,体长不足1米,看起来有些呆萌,实则高冷孤僻,性情机警,善于隐匿树冠,多单独清晨和傍晚活动,活动隐秘性极强。此前,科研人员仅发现过其皮毛、粪便等,从未拍摄到任何视频资料,连图片资料都较少。有专家认为,野生安徽原麝种群数量目前不足千只。
此次拍摄到的视频中可清晰看到,一只安徽原麝正在林间觅食。密林深处,它反复环顾四周,确认环境相对安全后,才低头啄食,胆怯而灵敏的特性一览无余。
记者注意到,它的脖颈附近有两段白色的花纹,如同带了一条白色的围巾,这是原麝的基本特征。原麝习性稳定,怀恋故土,一般不会轻易迁徙。这段视频资料,将对今后开展原麝新亚种研究提供依据。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南麓、黄冈市罗田县和英山县的北部。其所处地大别山是华东、华北和华中三大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域。保护区位于该区域中心位置,物种丰富,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近年来,省林业局、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管理工作,此次布设的红外相机正是2018年实施的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之一。此前,林业部门通过红外相机视频,记录到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勺鸡、白冠长尾雉、小麂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未来,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濒危物种的数量、分布及生活环境的监测,为全面掌握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维护大别山地区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