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亭”“知音亭”“芳草亭”…… 汉阳江滩观江亭 被网友起了千余名称

长江日报 2019-09-13 04:28

汉阳江滩观江亭

“烟波亭”“知音亭”“芳草亭”……汉阳江滩观江亭建好后,名称、楹联、匾额征集工作正在火热推进中。截至目前,此次活动已经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建议逾千条。距离征集结束还有3天,有意起名者请抓紧。

观江亭坐落在汉阳江滩江边,紧邻鹦鹉洲长江大桥,从鹦鹉洲长江大桥上游走约150米即可到达。其前身是一座钢质长廊,后经改造,成为一座3层钢混结构、外观呈八角仿古造型、配有四面仿古门窗的亭子。

作为汉阳江滩一处全新亮相的景观,观江亭受到很多市民和游客关注。根据市民“应为观江亭征集名称、楹联和匾额”的建议,8月21日,武汉市江滩办联合长江日报发出征集,20多天就收到上百条回复,排除重复名称,有效名称逾千个。

名称里满是诗情画意

网友“夏木”起名“烟波亭”。他说,该亭地处汉阳江滩杨泗庙段,与小鹦鹉洲相牵、晴川阁相邻,隔江与黄鹤楼相望,周边林木葱郁,景色怡然,登亭眺望,大江东去,浩浩荡荡,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而且“烟波”二字取自崔颢诗《黄鹤楼》“烟波江上使人愁”,蕴含大江浩渺、云水生烟的意境。

市民陶爱民则建议起名“楚望亭”。他说,“楚”,指武汉是荆楚之地,也是楚文化的重地;“望”,有向远处看之意,也有名望之意,可以引申为回望荆楚历史和文化,可与武昌黄鹤楼遥相呼应。

市民陈克志的提议是“豁亭”,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一句“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与此景此亭十分相称。

名称里还有生僻字、奇思妙想

市民罗华飞认为此亭可叫“卻月亭”或“芳草亭”。“‘卻月’是汉阳的古称,‘芳草亭’取自‘芳草萋萋鹦鹉洲’”。卻,音同却。

市民管用和提议起名“眄江亭”。“眄”读音为miǎn,有看、望等意思。“眄江”即观江之义。

从云南发来电子邮件的丁武成起名“芃芃亭”。“芃芃”读音为péngpéng,形容植物茂盛。《诗经·鄘风·载驰》中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一句。毛传:“麦芃芃然方盛长。”“芃芃”寓意“芳草萋萋”。

另外,不少名称与鹤、鹦相关,动感十足。“乘鹤亭”“观鹦亭”“鹤归亭”“鹦歌亭”等都有人推荐。

外地网友热情围观这座亭子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大量外地网友参与。苏州网友徐景良建议此亭叫“汉阳亭”。他说,汉阳亭名称寓意美好,大气响亮,易于传播。长沙网友兰继红则给出“上善”之名,寓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桂林网友张金平提议叫“楚天亭”,认为这一名称可以反映出观江亭承载的楚文化底蕴。

来自西安的刘养启写下楹联:“妙韵舞荆风,浩浩激流飞眼底;轻风歌楚韵,萋萋芳草醉心头。映日辉星,生态江城歌百里;登高畅远,小康胜境画一轴。”

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金杰说:“我深爱着武汉的每一处景点,那是我的回忆,也是我的向往。”这次,他为此亭起名“澜江楼”。

市江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征名活动激发了大家对武汉城市建设的关注,也印证了武汉江滩正逐步赢得全国人民的目光。

市民不光起名还为江滩提建议

经统计发现,“烟波亭”“知音亭”“芳草亭”等名称的推荐率较高,楹联和匾额则不约而同地彰显出楚文化韵味。

为了更好地起名,不少市民和游客还专门到现场参观观江亭。其中有人提出,观江亭前方有几棵大树遮挡了观江视线,为了让“观江”名副其实,建议将大树移栽。

市民罗时汉希望亭名和楹联确定之后,仍能举行征集书法的活动,让此亭也成为书法艺术的载体。

市江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征集结束后,活动组将在认真比选后发布结果,同时结合游客建议,对观江亭周边环境做进一步优化。

长江日报记者黄师师通讯员向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