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走出带头致富人(图)

荆楚网 2019-07-17 14:51

荆楚网客户端一荆楚网消息(记者徐蕾 实习生尹贤哲 通讯员 杨俊杰)提起朱方明,龙韵村的乡亲们伸出大拇指,“他是我们村的能人,承包的袜业‘扶贫车间’带动了40多名贫困户就业,托他的福,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附近都能挣到钱。”

据了解,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于2016年开始易迁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安置全镇24个易迁村918户3211人,占全镇易迁对象的88.6%。

朱方明今年47岁,曾在广州打工20多年。一年前,为给父亲治病,他花光了积蓄,返乡后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龙韵村集体设立的“扶贫车间”打工,并自告奋勇的担任了袜业实训中心的负责人。两个月前,他和妻子刘洪梅通过人社部门申请30万元创业贷款,承包了这间“扶贫车间”。“场地三年免租金,缝头机等设备免费使用,吸纳贫困户就业有务工补贴,30万元创业贷款政府贴息。一部分创业贷款交给村里当承包费,剩下的采购织袜机,先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 短短一年时间,实训中心共培训贫困技术工人200余人,发展家庭作坊26户,辐射本村近百户家庭发展万元增收产业,以柳航袜业公司为主的多家袜业公司,完成袜业“封头、翻袜、定型、包装的后四道工序”,加工235万双,实现毛利润26.35万元,发放劳务薪资20余万元,净利润5.09万元。

在“扶贫车间”里面,记者还看到了不少老人,朱方明坐在其中和他们聊着家常处理袜子。

“俺们这70口人,都是贫困户,在家也没啥特别多的事做,之前跟着区委学了这袜子,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张老太和村民们笑着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原来扶贫车间和贫困居民的居住地并不远,近的走两步路就能到,工作也比较轻松,老人们每个月坐在一起唠着家常便能挣下2000元左右。朱方明根据袜业发展特点和村情的实际情况,调动全村积极参与脱贫致富,一年多来,全村在朱方明的带领下,大批“三留守”人员通过在“扶贫车间”务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扶贫车间“承包升级“扶贫工厂”后,原有扶持一分不少。以人为本,坚持党的政策,认真落实乡村发展,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级管理,让群众成为治理的主体。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相关部门引进成熟企业合作和大型定型机器搬进厂中,实现每日3万双定型任务,工人能得到2500元以上的月工资报酬。另外在家庭作坊方面,我们同样采取计件方式鼓励职员在家中操作,极大地方便了行走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与此同时我公司主动对接了谭家湾、南化塘等多个乡镇的代加工业务,签订了350万大单实现了首个开门红。从开始走家串户招聘人员到现在贫困户主动联系对接我们龙韵实训中心,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看到了郧阳袜业更广阔的的前景。”朱方明站在镜头前说道。

龙韵村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将袜业产品作为扶贫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发展和支持。在朱方明等一批返乡创业能人的不断探索创新中,袜业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为真干实干扶贫车间典型人物——朱方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