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得到有序安置 新华社发
长宁县双河镇双河中学安置点,受灾群众在帐篷里休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为走滑型地震。
本次地震序列相对活跃,截至18日8时30分,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17次,其中3.0至3.9级地震12次,4.0至4.9级地震3次,5.0至5.9级地震2次。
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18日16时,地震已有13人遇难、199人受伤。消防指战员共救出被埋、被困群众20人,疏散群众731人。
截至18日16时,地震已造成142832人受灾,73间房屋倒塌,19间房屋严重损坏,12723间房屋一般损坏,紧急转移安置8447人。
武汉团队去宜宾拍纪录片
经历19次余震大街上过了一晚
18日上午9时许,记者采访了刚从宜宾回来的武汉人果果(化名)。她介绍,自己和工作团队十天前到宜宾拍摄纪录片,团队全员18人,其中武汉这边的成员10人,17日凌晨三点,她和3人提前回到武汉,“一回来,就听说那边地震了。”
果果说,目前团队还有6位仍在宜宾。由于大家都在宜宾市区,目前还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昨晚(17日),大家都一夜未眠,在大街上过了一晚。震中的村民也都来到市区的宾馆避险,许多人睡不着,整夜都在街上站着。
截至18日早上,在宜宾的同事说,这一夜,经历了19次余震。18日,领导通知,他们今天必须撤回武汉。但由于宜宾的高铁已经停运,飞机也只有周一、周三、周五各有一趟。因此,团队决定先乘坐大巴到成都,再想办法回武汉。上午九点,同事们上了一辆大巴,目前大家都在群里报着平安。武汉晚报记者占思柳
亲历者说:很多同学通宵没睡
记者联系上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的大三学生何梦琦,她所在的学校距离震中长宁仅55公里。她说:“地震发生后大家都跑下了楼,很多男孩子都去打篮球了,可能是太年轻,精力比较旺盛。”大约凌晨一点半的时候,下起了小雨,大家就回到各自寝室,“结果后面又有余震,所以都去一楼睡走廊了,很多同学都通宵没睡。”
亲历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何梦琦表示:“5·12(汶川地震)后的四川地震我都没有跑过了,这是第二次吓得手发抖。”武汉晚报记者陈智
宜宾市博物院院藏文物无一受损
宜宾市博物院所在的真武山震感强烈。记者联系到宜宾市博物院典藏部副部长薛加友。他表示,地震发生后,博物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库房,检查文物安全。“全院馆藏一万余件文物,大观楼展出文物,以及酒都剧场的众多民俗物件无一受损。之后,又组织人员对可能受余震影响的文物进行了妥善存放。”
宜宾市博物院官网显示,在现有馆藏文物中,有填补川南新石器时代空白的石锛、石斧,有丰富的商周秦汉铜、铁、陶、石文物,有民国牙雕酒令、五粮液酒瓶等酒文化特色文物,有张大千、张善子等大家字画。
武汉晚报记者陈智
救灾物资源源运往灾区
6月18日15时33分,一列编组35辆的救灾列车到达襄阳北站六场,由襄阳北站驶向四川宜宾地震灾区中转运输,襄阳北站以最优的方案,保证专列在16时16分安全顺利地开出。据了解,这是从湖北开出的第一趟救灾列车。
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行动向灾区伸出援手,救灾人员和帐篷、棉被、活动板房等救灾物资迅速向位于襄渝、汉丹、焦柳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进出大西南主要通道上“咽喉”的襄阳北站集结。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襄阳北站在接到救灾运输通知后,全站上下紧急动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严把列车放行关,保障专列运行安全;积极与武汉局集团公司调度所联系,了解专列到达时间及编组情况,告知车号、货检、列检等工种提前上岗,大力压缩作业时间。
武汉晚报记者王谦通讯员曹黎波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