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湖北各地中小学生参加了公益平台“夏风教室”的“3X时光寄语计划——写给未来儿女们的信”活动。
这项活动由湖北发起,在短短两周内吸引全国各地2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方收到的信件堆积如山。
孩子们变身“家长”后,会对自己“未来孩子”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长”写下殷殷嘱托——
“你要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
翻阅信件,只见不少“家长”饱含深情,这样“寄语”下一代——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卢家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阳阳,在信中写道:“我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你可以是捡垃圾的老奶奶,也可以是收破烂的老爷爷。但你必须是一个对社会有好处的、正义、纯正的人。”
“你成长的过cheng (程)就像爬楼梯,如果你进步了,就上了一层楼梯,如果你退步了,就下了一层楼梯。如果你很nu(努)力,没考一百分我也不会ma(骂)你。我只xi(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8岁的郑好写道。
还有学生认真写下:“孩子,你要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导陈铮博士认为,寄语有很好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的效果。凡是要求儿女做到的,应从自己做起。孩子们在传递价值观的同时,其实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爱的表达让人泪目——
“我可以把我的生命给你”
“宝贝你是我的无价之宝。你病了,我就想把你的病传给我,病得严重,我可以把我的生命给你。”写这段话的,是我省蕲春县青石镇10岁的熠熠。他的爸爸,患了甲亢,为节约医药费,特地从外地打工的地方回来做手术。看着生病的父亲,熠熠写下了这段话,并在信纸上画下大大一颗心。
熠熠的同班同学楠楠是个小姑娘。她在信中深情款款地写道:“就算我变成很穷很穷的人,我也会拼命把你们养好。”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12岁的小旭俨然是一位“慈父”。他写道:“你小时候不是爱吃瓜子吗?你的包里,我给你装了一盒,都嗑好皮儿了。”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9岁的露露写道:“妈妈现在还小,一定努力学习,给未来的你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最让人感动的是一群特殊孩子的信。15岁的瑶瑶写道:“妈妈最大的愿望是你是一个健康的宝宝,能听见世界上美妙的声音。我担心你会遗传妈妈的听障,只怕你被陌生人带走。”11岁的盲校学生谦谦写道:“孩子,你的爸爸4岁因为一场大病看不见了,但是我希望你一定能看得见。”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5000多名学生参与这项活动。该校校长涂玉霞表示,寄语里有孩子们正在点亮的一个个梦想。他们在时光寄语中表达爱、传递爱,细细品读让人笑中带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际传承。
童言稚语折射成长烦恼——
“我不会给你报五花八门的培训班”
“小父母”们对未来孩子有怎样的愿望呢——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我们都搬到城里去。”
“爸爸要求你在班上做学习最好的。”
“我给你qu(取)了个名字:陈小强,因为我想你长大了以后也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jian(坚)强。”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翻阅信件时发现,不少孩子的寄语折射出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12岁的小昀说:“孩子,你长大了总要学会自己生活,在成长的路上十分艰、难、苦,不要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也不要经常皱眉,更不要因为一件事或一个人哭一遍又一遍。”
不少孩子提到了补习班。一个写道:“我不会给你报一堆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我算是尝到了苦头。”另一个写道:“你现在快快乐乐,是因为你爸——我,没有给你报补习班。”
更多留守儿童提到了陪伴,比如一个乡镇小学的孩子这样写:“我非常能体会父母不在身边的感受,因为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
“通过孩子们的信,我们能窥视到当下家庭教育的现状,一些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与包容,就将这种爱传递给子女,而另一些家庭却是将自己的焦虑和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子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小学德育主任张静说,寄语计划为老师、家长了解每一个孩子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很有意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刘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