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观点:致敬英雄守初心,甘于奉献担使命

荆楚网 2019-05-29 21:12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切离不开张富清等英雄们的冲锋陷阵、甘于奉献。同时,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最终实现伟大目标,时代呼唤英雄,民族需要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张富清老英雄的英雄,不忘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不忘人民公仆的时代使命,砥砺奋斗、甘于贡献,始终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方向坚定前行。

把信仰筑“牢”,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中说:“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作为一名老党员,张富清始终铭记自己的第一身份,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卓越功勋,诠释了信仰和忠诚的力量。如今,时代发生了改变,但共产党人初心不能变,其政治信仰和政治本色不能变。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富清学习,把信仰筑“牢”,把对党忠诚融入血液,不畏惧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接续奋斗。

把位置摆“正”,厚植造福于民的为民情怀。张富清的一句话,“党的干部,要把位置‘站’正”感动了无数人。在旁人眼里,张富清是战斗英雄、时代标杆,但在张富清心里,他更加认可“党的干部”这个身份,因为这里有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的满心期待。正是这份厚植于心的为民情怀,1954年底,正在武汉接受军校培训的张富清,在接到退役通知的时候,没有犹豫,就让他乡成了故乡,到来凤县扎下根来,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为民造福了三十年。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待,传承好张富清这份为民情怀是重要基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张富清为标杆,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忘为民造福的初心,坚定践行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不因成绩突出而骄傲,不因荣誉加身而懈怠,不为服务偏远地区而抱怨、不为做着艰苦工作而退缩,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和奋斗姿态,努力干好每一件惠民利民之事。

把名利看“淡”,淬炼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诸葛亮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大意就是告诫人们,若不能把眼前的名利看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若不能保持心境的安宁,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张富清就是这样一位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而成为时代英雄的典型。战争年代,张富清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转业之时,他自愿选择去最偏远山区工作。默默奋斗一辈子,他坚守初心,却深藏功名。于他而言,过往的荣誉是宝贵的财富,但甘愿平凡、甘于奉献也是一种信仰。也正是这份不求显赫、不为功名的高尚情操更让人感动,更值得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富清,把名利看淡,把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坚定信仰甘于平凡、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作为最高的荣誉,把党和人民的满意作为最好的收获,踏踏实实为实现伟大梦想铺路奠基。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初心是前行的动力。以张富清为榜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淡泊名利,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只有这样,英雄的榜样力量才能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奋斗力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