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收银、没有导购,24小时自助购买。亮相武汉一年多——部分无人超市白天几乎“无人”
扫码注册、进门、挑选商品,手机支付,出门……没有收银员、现场也没有导购,这是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无人超市购物场景,从进门到出门,消费者通过自助完成购物。
零售业的业态,正在悄然改变。
两年前,电商巨头、实体零售商、互联网创业公司等纷纷进入无人零售领域。商业重镇武汉,自然也成为零售新业态的集聚地,扫多多、缤果盒子、中百e百购、欧尚等无人超市纷纷在汉运营,一年多时间内,落子武汉的无人超市经营得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多数无人超市有点冷
销售高峰从晚9点开始
4月3日,洪山区雄楚大道与民院路交汇处附近。
还未走近,中百24小时无人便利微超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透过8扇落地玻璃门,室内各种食品、饮料、牙膏纸巾清晰可见。
上午11时,记者抵达现场时,一名女性补货员正在补货,此时超市内并无顾客。
无人超市购物方便吗?
按照流程提示,记者扫码关注“中百e百购”公众号,注册后扫码开门,很快,语音提示“欢迎光临,门已开”。店内,每件商品上都贴有一个电子货签,记者选好一包薯片放在智能结算台上,显示器自动识别出商品和价格,按指示扫码支付成功后,记者拎着商品站在出门识别区,约3秒钟,语音提示门已打开,整个购物过程不到一分钟。
没有购物的顾客怎么出门呢?补货员指指出门识别区墙壁上的“无购物扫一扫”二维码说,先扫码、听到语音提示后出门。
记者现场观察体验一小时,先后有4名男士准备进店购物,但其中3名男士扫码后发现需要注册放弃购买,一名顾客进入买了一瓶水。
“白天人气很弱。”中百e百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人超市主要是传统商超关门后的一个补充。据了解,每晚9时至次日7时是无人超市的销售高峰,约占当天一半营业额,平均每天60多人进店,八成为年轻人,饮料、休闲食品卖得较多。
4月10日下午,记者在蔡甸区凯德悦湖小区,探访此处的欧尚一分钟无人超市。
开在小区空地上的欧尚一分钟,占地约15平方米。同样需要实名注册,才能扫码开门,不同于中百e百购,欧尚一分钟内,面粉、火锅底料、红糖等食材占比略高。
记者现场观察1小时,有两名顾客进入购物,其中一名女士买了一瓶9.5元的李锦记生抽,一名男士花4.5元买了一瓶饮料。
买完水后,袁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小区,无人超市晚上人气会旺,但货品有待丰富,像刚刚想喝瓶可乐都没能如愿。
4月11日上午,记者探访设在光谷邮科院的扫多多无人超市,直至记者接近12时离开,一个多小时内,不时有人经过超市,但未见人扫码使用,在园区创业的王先生说,超市货品不多,刚开始大家图新鲜,现在很少有人白天进去购物。
传统超市店主陪同探店
无人超市商品价格有高有低
没有收银员、没有现场导购,节省了人力,是否意味着无人超市的商品价格,比传统超市低一些呢?
4月14日,记者邀请传统超市经营业主邱洁探店比价,她在汉阳经营着一家可多超市。
在欧尚一分钟无人超市转了一圈,邱洁说,价格有高有低:“像好多鱼,这里卖4.9元,在我的店内卖5元;雀巢瓶装咖啡,这里售价5.5元,我店里卖价6元,但蒙牛酸酸乳,这里卖2.2元,我的小店卖2元,生抽比我卖得贵1元。”
在中百e百购,邱洁流连的时间稍长些,“货品比欧尚丰富,价格整体贵一点”。
邱洁举例说,像250毫升的真果粒,这里卖4.1元,欧尚一分钟售价3.5元,自己店内售价是3.8元;四节南孚电池,中百售价为11元,欧尚卖9.9元,自己店里售价10元。
邱洁说,无人超市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无人”,目前来看,主要是用技术取代了收银员,但超市运营过程中,上货、理货、下架、保洁都需要人工,成本上并没有节约多少,加上电费、房租,因此也没有办法大幅降低货品价格。
对于蓬勃发展的无人超市,邱洁说这是发展趋势,但暂时未感觉到威胁,“无人超市主要是晚上方便,白天他们更愿意到大的超市去买东西,可选择的余地更大,同时还可以逛逛。”
选址多在小区、园区
依托实体店降低配送成本
记者探访中发现,武汉大多数超市设在小区、创业园区、校园。像最早在武汉开设无人超市的扫多多,目前两家直营店一家开在光谷邮科院,这里也是国际创客中心所在地,一家在后湖楚邦汉界小区;缤果盒子则将无人超市开在江汉大学。
除了中百e百购,在汉的无人超市大多以集装箱形式亮相。邱洁说,可以在空地上搭建的集装箱式超市,房租压力比实体门店小很多。
同为超市经营者,邱洁敏锐地发现无人超市选址大多围绕在实体店附近,“这样做,会降低补货的物流成本”。
“中百e百购就在中百仓储楼下,可以方便从楼上调人理货、补货。”邱洁说。而记者了解到,欧尚一分钟在武汉的门店,集中在蔡甸区,离欧尚的实体卖场均只有十多分钟车程。
相比无人超市,有着“迷你无人超市”之称的无人货架,在武汉的推广应用更广,这里面活跃着顺丰、每日优鲜等公司。
4月17日,记者在光谷软件园一家互联网公司采访时,员工胡女士正从货架上拿出一袋速融咖啡,“上班累了饿了可以救急”。
记者了解到,单个无人货架约可放30种商品,主要服务办公室白领。顺丰丰e足食货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11月进入武汉以来,在CBD写字楼以及电商、珠宝及物流行业等对应的工厂区域共铺设了3000多个无人货架站,“看好武汉市场,销售和货架在二线城市中排名前三”。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无人货架行业经历过一场洗牌,受配送成本高以及逃单等原因,果小美、猩便利等无人货架企业在汉悄然收缩。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新技术、新业态都会有一个成长期,未来传统的零售一定会被新零售逐渐融合,将继续支持消费领域创新型企业在湖北拓展新业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实习生 易廷静 曾敬)
【链接】无人超市,机器人在打理 武汉本土创业公司风口掘金
新的消费需求与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产生混响。5G风潮云涌,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武汉本土公司正借力紧抓无人超市这一风口。
4月12日,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内,记者见到了一种全新的“无人超市”——由武汉诺得佳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诺得汉姆24H机器人红品店。
透过取货口的安全玻璃往里看,一个白色机器人挥动“胳膊”,忙着将货框取出送至取货口上方的分拣区,货架刚一放定,立在窗口的分拣机器人马上接力,伸“手”从货框中抓出顾客选中的商品,放至出货口,整个过程在15秒钟内完成。
不同于国内其他无人超市,这个正在忙碌的机器人,不仅能发货,还能理货,能自动将商品放到货架上,实现店内真正无人。从去年12月24日正式营业至今,诺得汉姆在光谷东运营了近4个月。“从上月起,日营业额达到3000元,实现了预期,将冲刺4000元关口。”诺得佳CEO赵备说。记者现场看到,不少人完成支付后,好奇靠近窗口盯着机器人取货。赵备透露,考虑到消费者的观感,目前只让它使出了三成力。合作伙伴库伯特专注于设计打造工业机器人,无人超市选址就在库伯特楼下,便于运营调试。得益于机器人管家,令人头疼的货损问题得到了控制——诺得汉姆售卖的1500多种商品中,不乏水果、鸭脖等生鲜食品,机器人在发货的时候,会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以防商品过期,对于一些临近过期的商品,则会自动锁库。
“我们也在尝试中。”赵备接受采访时坦承,无人零售是一片蓝海,很多公司都在探索,无人超市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科技含量。
赵备透露,再过两个月,诺得汉姆无人超市将配备导购机器人,通过人机对话,帮助消费者挑选商品。比如将引入进口药妆等商品,届时,导购机器人将通过识别消费者皮肤属性,准备推荐,“年底还会上线送货机器人,扩大无人超市覆盖半径。”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醉翁之意在于销售额背后的大数据。赵备说,将通过分析采集到消费数据,更准确地满足消费需求,比如实时调整商品供应、储备。
同样想法的还有良品铺子数字化终端运营部负责人黄骁,下个月,良品铺子将在武汉新设20个智能货柜。黄骁说,之前铺设的无人货柜只能知晓销售额,此次投入市场的定制版智能货柜,能采集大数据,通过分析消费行为,便利企业选品选址,此外还能全面了解用户口味,加快新品研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实习生曾敬 易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