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身残志坚靠写书挣钱为生 父母来十堰替儿卖书圆“作家梦”

十堰日报 2019-04-09 08:50

记者纪枫波

“买我儿子夏海波写的书吧,他在网上很有名的……”连日来,在三堰上海路口附近,年过六旬、矮小瘦弱的贺腊英扯着嗓子喊,而她的老伴夏孝中背着一个布袋,逢人路过,便拿着一沓报纸递上来,说:“我儿子上过报纸,这是真的。”

天门男子夏海波曾是“网红”,他本有希望考取重点大学,但突患重病,为不拖累家人,夏海波曾到多个城市乞讨,后将人生经历写成《乞讨日记》出版,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乞丐”。如今,夏海波病情加重,瘫痪在床,但父母没有放弃,来到十堰替儿卖书,圆孩子的作家梦想。

“最牛乞丐”:

学英语写博客连出三本书

夏海波今年37岁。出生于湖北天门市农村的他,16岁那年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湖北省重点高中天门中学,曾是老师眼中“北大清华”的好苗子。

然而命途多舛,夏海波17岁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无奈辍学,因治病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不想拖累家人的他,2006年开始瞒着父母到街头行乞,北京、广州、成都等十余座城市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夏海波的行乞方式也别具一格。他不蹲不跪,胸前挂着的牌子上,分别写着中英文的“行乞”和“Beg”。行乞时他坚持看书、学英语,笔耕不辍写博客。有人怀疑他是骗子,用英语跟他对话。他对答如流,用自己的特立独行谋生。后来,有人拍下他的照片发到网上,从此他名声大噪。

2007年,夏海波将行乞经历整理成15万字的自传小说《乞讨日记》,因作品行文流畅、饱含真情,在好心人帮助下出版。《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半岛都市报》等众多媒体对他进行过报道,他因此被网友们称为“最牛乞丐”。

“这是一种以尊严为代价换取的生活,是一种抵消人格的生存方式。被称为‘最牛乞丐’让我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因为再牛的乞丐也只是一个乞丐,也只是活在别人怜悯和同情中的动物。”夏海波在书中写下这些话。此后,他告别乞讨生涯,改为四处流浪,出售自己的《乞讨日记》。

前几年,夏海波卖书、录节目、开讲座都能赚钱,可他慢慢还是被人们淡忘了。近两年,他连续出了两本书《满庭芳——夏海波诗文集》《行走的母亲》。虽然书的质量更高,但买书的人却越来越少。

近两年,夏海波病情日益加重,因双侧股骨头坏死,生活无法自理,无法外出的他只能在天门老家和妻儿相依为命。受药物副作用影响,原本清瘦的他越来越胖。

花甲父母:

来十堰卖书只为圆儿作家梦

“儿子卖不动书了,可当初出版的书还剩几千册,没办法,我们老两口只能替儿子辗转各地售书。”夏孝中说。

“儿子的病需要换股骨头,手术费至少需要30万元。这对欠有不少外债的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这几年我们辗转深圳、广州、宁波、武汉、株洲等全国各地卖书,希望能为儿子凑够医药费。”3月27日,贺腊英和丈夫在三堰鄂州巷租了一间5平方米的木板房安身。顾不上旅途奔波,他们急于去找热闹的地方卖书。“听说五堰步行街、六堰人民广场人多热闹,一会儿打算过去卖书。”因为长期奔波,两位老人脸上布满了皱纹,满身疲惫。

贺腊英说,之所以会来十堰,是因为听了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小伙的话。原来,去年底他们在武汉摆摊时,遇到一位十堰籍小伙儿。小伙儿被夏海波的故事感动,买了两本书。临走时,他跟贺腊英说,“你们去十堰卖书吧,十堰人都很有人情味!”就这样,贺腊英和丈夫夏孝中带着500多本书来到十堰,为儿子寻求生的希望。

“书的价格分别为20元至35元不等,我知道单靠卖书确实没办法凑足治疗费。”贺腊英坦言,农闲时节他们才外出卖书筹钱,农忙时还要耕种家中4亩多农田,“海波想当作家,我俩出来卖书主要是想帮他完成心愿,同时希望能找到好心人拉他一把,起码让他做回正常人。”

如果您愿意帮助夏海波圆梦,可以致电贺腊英电话:1867288364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