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解剖尸体300多具 襄阳女法医破解死亡“密码”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 2019-03-27 11:14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 记者白菲斐 通讯员周晏安、曾长羽

她是全省唯一一名直接工作在勘查一线的地市级女法医,无论是血腥的案发现场,还是腐臭的尸体检验,只要一投入工作,她就忘却了女子的娇弱与胆怯。因为,她深知,法医的天职就是执正义之剑,让证据“说话”,为死者代言,为伤者解惑。

胡丹在记录案情。  通讯员 供图

“女孩子,天天看死人,你不怕吗?为什么要干这么恐怖的职业?”当大学同系的女同学纷纷转岗时,她却坚守了下来。工作九年来,她满怀着对事业的执著,对生命的敬畏,在刑侦领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如今,她已参与交通事故、伤害现场活检800余起,先后参与命案与非正常死亡案件现场勘察及尸体检验300余起,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准,拨开层层迷雾,寻找案件真相。

“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仁心,唯愿人间太平。”她,就是襄阳市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胡丹。

一腔热血,投身刑侦事业

一提起《法证先锋》《重案六组》等警匪剧,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影片里帅气且神奇的法医,一把手术刀就能破译犯罪密码,让很多少女对法医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1986年出生的胡丹也不例外。在上初中、高中时,她就疯狂迷恋警匪剧,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医这个专业。

2009年,胡丹从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系毕业后,先是在北京的一家司法鉴定所工作,生活平静且安逸,但她却始终心怀“法医梦”,满腔热血要投身于刑侦事业。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能到刑侦一线工作,胡丹再次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襄阳。

胡丹在研究案情。  通讯员 供图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剧中衣着光鲜、拎着帅气工具箱出现在干净解剖台前的法医,只是美好的艺术加工,而真正投身工作,胡丹面对的,都是脏乱血腥甚至腐臭扑鼻的现场。2010年7月,胡丹第一次出警,是一起交通事故现场。一名16岁的少年被一辆大货车碾过,肢体几乎粉碎。胡丹到达后,现场浓重的血腥味直冲她的脑门,胆小的她瞬间头脑一片空白,不敢靠近血肉模糊的尸体。死者家属撕心裂肺的痛哭声惊醒了胡丹:“我是一名法医,我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死者一个真相,给家属一个交代,才能抚慰他们的伤痛……”

胡丹鼓足勇气仔细检验着面目全非的尸体,认真记录和还原着案件经过,最终,任务圆满完成,胡丹也变得坚强、勇敢起来。自那以后,她的胆子大了起来,遇到各种案情,她总是第一时间申请到现场。她说:“用专业还原真相,这是我的职责。”

2012年春节前夕,樊城区发生了一起杀死2人后焚烧、掩埋尸体的恶性案件。一听到有案子,刚刚怀孕3个月的胡丹坐不住了,第一时间申请要去案发现场。“不准去!怀孕了还看尸体,吓着肚子里的宝宝怎么办?”家里的老人坚决不同意,就连一贯支持胡丹工作的丈夫也投了反对票。同是法医的丈夫凭借工作经验认为,尸体被焚烧后又埋在地下3天,肯定特别“难看”,也更加“难闻”,不是一个孕妇受得了的。可这种特殊的案件非常少见,胡丹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被焚烧后的尸体,她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提高法医技能的实践机会,于是,他不顾家里所有人的反对,坚持参与了这起案件的勘验,也顺利找到了证据。

一份执着,彰显责任担当

为什么怀孕了还坚持看尸体?面对众人的不解,胡丹只是笑笑:“因为对工作执着的热爱,我希望能把这份热情和担当传递给我的宝贝!”胡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6年7月,保康有一起投毒命案需要开棺验尸,被害人已土葬9个多月,这样的尸体不知道有多么腐烂恶臭。且在山区农村,开棺验尸是十分忌讳也很难办的事情,如果开棺没有合理的结果,后果不堪设想。面对勘查环境恶劣,案件难度颇大的现状,胡丹还是执着地要去现场。

胡丹在破案现场查验。  通讯员 供图

死者墓穴位于高山上,胡丹跟随男民警一起不顾山高路险,一路奔波到达现场。盛夏37度的高温,胡丹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如同汗蒸。即便做好了防护,棺木打开的瞬间,恶臭扑面而来,根本不是防毒面具挡得住的,旁边围观的村民一下子跑到几十米外,而眼前的场景更是让胡丹头皮发麻,高度腐败的尸体上爬满了蛆虫,摸上去黏腻反胃,胡丹硬着头皮和同事一起把尸体抬起来。山坡没有立足之地,他们只能拔掉坟头的杂草,就地开展工作。

检验到一半,天又忽降暴雨,想到雨水的冲刷会严重破坏证据,若一起冤案就此盖棺定论,让凶手逍遥法外,正义何以彰显?胡丹来不及多想,本能地用身体挡住了尸体,全力保护着唯一的物证,还差一点掉进棺木中。后来,得知提取的检材检出毒药成分,嫌疑人因此被绳之以法,胡丹满心欢喜:“能还受害者以公正,是法医的责任所在!”

2017年春季,谷城县城一家盲人按摩店发生一起命案,死者身上多处损伤,头部血流不止,疑是被棍状凶器击打所伤,且该凶器极有可能是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原因,因此,找到作案工具对案件侦破至关重要。死者房间的墙角有一根拐棍,但外表干净光滑,明显不像是作案工具。办案人员查看了现场,却也没有发现其他异样。

“难道是嫌疑人把作案工具带走了?会带到哪里去呢?找嫌疑人岂不是要大海捞针了!”正当案件陷入僵局,大家无从下手时,胡丹毫不放弃,仍然在房间里一寸一寸地认真搜查着。一个老式电视柜引起了胡丹的注意,虽然电视柜底部狭窄的缝隙里明显可见塞着拖鞋,但胡丹却敏锐地发现,布满蜘蛛网的缝隙左侧蜘蛛网破裂了,这说明这个位置有异样。后来,作案凶器在这个缝隙里被找出。

在平时的生活中,胡丹是妻子,也是母亲,要照顾家庭,更要照顾孩子,但遇到案子,无论白天黑夜,她都会积极去现场。“胡丹非常敬业,总是要执着地把案子破了才罢休。”同事们由刚开始对一个女法医的不看好,逐渐转变成对胡丹的肯定和敬佩。

一片温情,守护公平正义

人们想象中的法医大多铁石心肠、冷酷严肃,胡丹却有着一颗柔软善感的心,遇到案情,她总是能顾及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心情,不偏不倚,用专业知识让证据“说话”,还事实以“真相”。

2017年8月,胡丹受理了南漳一起伤害纠纷案件的复议,伤者头部有一处伤口,初次鉴定为轻伤。受伤者一方顺势索赔较多,而对方当事人不服。胡丹经过细致观察后,敏锐地发现伤口形态异常。她反复与办案民警及伤者核实受伤过程及伤后处理经过等,最终认定该伤口存在问题,原始创口是被人为的二次损伤后“加长”处理过了。

胡丹与同事讨论案情。  通讯员 供图

受伤者虽然暗示,案件已经认定过了,没有必要再重复核验,但胡丹与伤者再次沟通质证后,更改了鉴定结论,认定了部分创口系故意加深形成。面对胡丹讲述出的铁证,伤者对结论不得不信服,最终接纳了轻微伤的认定结果。胡丹说,一份司法鉴定能决定一个人的罪与非罪,一个审查结果能牵扯着一个家庭的未来走向,所以,自己对工作更加心怀敬畏,才能还被害人以公正。

身为女法医,在女性受害案件审查中更有优势,往往能得到受害人的信任,获取更多的破案信息,而这些案件,却也是胡丹最不忍心面对的。

2017年,一名6岁的小女孩被人猥亵,猥亵者却反咬一口,气焰嚣张地打骂孩子家人。家长又心疼又生气,还责备孩子。胡丹受案后,小心做完鉴定,特意拥抱着不知所措的孩子,花了很长时间安慰,告诉孩子错不在自己,并教她保护自己的方法。同时,胡丹还不忘给家长普及法律知识,严肃教育家长不要旧事重提,多多呵护孩子受伤的心灵,让孩子平稳度过。最后,依据完备的鉴定结果,施害者得到了应有的惩治定罪。

接触这样的案件越多,胡丹对生命的感悟越深。尤其是当了妈妈以后,面对涉及幼儿的案件,胡丹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除了工作,对当事人要有更多的温情和关怀。“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更多的来自于它给我的启发,它教会我责任和担当,教会我敬畏生命,珍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