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洲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湖北日报新闻移动端 2019-03-06 10:03

春入大别山,花开新洲区。

两获武汉市十大“美丽乡村”的“飞地”罗杨村,也是武汉新洲的一朵“乡村文明之花”。

新时代,新新洲,新风尚!

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2019年新洲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罗杨村村部广场盛大举行——

先模人物,济济一堂。“十大乡贤”“十大好人”“十大好婆婆”“十大好媳妇”……新洲首届志愿服务大赛获奖项目代表也来了;

关爱英模,渐成风尚。新洲区卫计委、交通局、广电网络公司、农商行,为先模送来体检卡、公交卡、有线电视年卡、贷款授信;

马路天使,文明风景。文明单位为600名环卫工和20名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员,送来毛巾、雨伞、肥皂、牙膏和冲锋衣;

真诚奉献,情系乡亲。60多家文明单位向乡亲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为全区基层志愿者、贫困户及特殊困难群体送来毛巾、牙膏、复合肥等生产生活物资。

图为:新洲10名“新乡贤”代表接受关爱“套餐”。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

2019年,军运盛会将在武汉举行,迎军运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武汉人,武汉启动“四个百万”活动。

为此,新洲区今年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涵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发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50名“新乡贤”出炉

培育乡贤文化,引领文明乡风。新洲区“新乡贤”推评活动,深入组织到村组和千家万户,各街镇推选乡贤近500名。新洲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妇联组织专家初评并走访调查,今年首次评定出新洲区“十大乡贤”“十大好人”“十大好婆婆”“十大最美家庭”和“十大好媳妇”。

图为:新洲区首次评选“新乡贤”。

从徐古街曹兴寨村走出的李少明,现为香港裕亚集团董事局主席,他自掏腰包千万元设立李少明教育基金,资助徐古街家庭贫困的学生,奖励优秀教师,李少明上榜区“十大乡贤”。

今年43岁的旧街街团上村村民程建霞,有次经过村口时,眼看一辆卡车就要撞上同村小男孩,她抢上前去一把推开孩子,自己被疾驶的车轮卷入车底……程建霞荣获区“十大好人”称号。

汪集街76岁的朱邮梅,10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料因病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媳。儿媳动情地说,“没有婆婆精心照顾,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间了。”朱邮梅获评区“十大好婆婆”。

因工伤事故轧断右臂,邾城街的姚金兰曾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她不要组织照顾,创办家庭超市,义修电脑数百台、代收发快递5万多件。姚金兰家庭成为区“最美家庭”。邾城街章林社区的张秀英,丈夫去世后,她替丈夫赡养父母,23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不怕脏,不怕累,将公公婆婆当爹娘。张秀英入选区“十大好媳妇”。

图为:“新乡贤”获多重关爱。

志愿服务硕果累累

2018年,新洲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30多个志愿项目进入决赛,新洲区特教学校“用爱意温暖残障儿童家庭”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奖金5000元。

新洲区阳逻街脑瘫女孩小严,每次看到“送教”老师程华东和李亚琼,又哭又笑,在老师指导下,她会认1000多个字,会算数,会读书看报。爷爷说,每月“送教”老师来,是她最期待的事情。

邾城街男孩小钱因脑积水,腿部肌肉萎缩无法站立,“送教”老师程春夏对他进行康复训练,并补习文化课。如今,孩子已到普校随班就读,程老师仍坚持送教。

自2008年起,新洲区特教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教学活动,100多名特殊孩子免费在家上课,有的一趟“送教”来回百公里,上课时有老师挨智障孩子巴掌,热心的老师不离不弃。

此外,新洲区文明爱心公益协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项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阳光守护之留守爱的山村”项目荣获二等奖;“服务我社区巾帼在行动”“凝聚她力量架起连心桥”等项目荣获三等奖。

图为:志愿者义务为村民拍摄的一幅幅全家福照片,受到欢迎。

罗杨盛开“文明之花”

罗杨村负责人罗治金介绍,2012年,该村建起了共享食堂,内有桌椅板凳和餐具厨具,全村215户村民,红白喜事集中办理,倡导节俭低碳的文明风尚。

罗杨村位于新洲东北部,地处麻城境内,是武汉镶嵌在黄冈的一块绿色“飞地”。2015年,村里投资90万元建起全区第一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全村700座土坟迁移集中。

近年来,罗杨村范围内,大力打造花朝河湾乡村休闲生态游,两获武汉市“十大美丽乡村”,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旅游和特色种植业转型发展,村民家门口就业,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

罗杨村是一块红色土地,在该村“十星文明户”评选工作的推动下,家家重家训、育家风,淳朴民风得以代代传承。该村兴建了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农民书画创作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组建了篮球队、女子腰鼓队等文体团队,2018年,罗杨村荣获武汉市市级“文明村”称号。

“爱影影会”五年送福

“三代同堂喜洋洋,全家福定格幸福时光,太感谢志愿者了!”3月4日,接过一家10口的16寸全家福彩照时,罗杨村村民段金元激动地说。今年67岁的段金元,两个儿子均在广州工作,他们分别于2018年腊月十七、二十八赶回村里,腊月二十九,摄影志愿者肖劲松上门为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肖劲松是新洲区爱影影会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他和志愿者吴毅等10余人,年关期间到罗杨村为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

村民罗治银在罗杨村的建筑工地工作,妻子和儿子在罗杨村景区餐厅做厨师和服务员,女儿在景区超市上班,不用出远门,家庭年收入达20余万元。得知志愿者前来拍摄全家福,他们全家换上新衣,以罗杨村村部为背景,拍了一张合家欢。

获悉罗杨村村民罗能权、罗重两家人,要到大年三十才能从外地赶回。除夕中午,肖劲松在新洲区阳逻街自家吃团年饭时,破例没有端酒杯。饭后,他从阳逻驱车50余公里,赶至罗杨村为村民补拍全家福。

摄影志愿者沈雷平等人,春节前接连数日,奔赴新洲区汪集、李集、三店、徐古、凤凰等地,为新洲区10名“新乡贤”拍摄全家福。

新洲区爱影影会志愿服务队共有27人,他们坚持自带干粮,年关期间走村串巷,为村民义务拍摄全家福,五年来累计免费送出全家福照片1531幅。“我们是本土摄影爱好者,知道乡亲不愁吃穿,他们需要记录美好生活!”肖劲松表示,新洲是打工大区,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前才匆匆返乡,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又赶赴各自工作岗位。志愿者认为,给村民拍摄全家福非常有意义,就坚持了下来。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义诊。

授信先模多重关爱

3月4日,2019年武汉市新洲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新洲区“新乡贤”魏剑英、邵桃荣、程声旗、易求喜等9人,获得总额高达3720万元的银行意向授信。

接力照顾残疾知青的新洲区汪集街村民邵桃荣,承包了20多亩鱼塘。“鱼饲料赊购比现金购买要贵很多,授信的低息贷款是‘及时雨’。”得知被意向授信10万元至500万元时,邵桃荣激动地说。

多年坚持为福利院老人义诊义治的程声旗医生,荣获“十大好人”称号,其骨科诊所600多平方米“有了授信贷款,考虑改善诊所医疗条件,更好地造福乡邻”。

做好事不留名的徐古街周铁河村村民易求喜,从一头猪养起,滚动发展到年出栏商品猪上万头,银行对其公司意向授信500万元。他说,“我只做了一点儿小事,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大的回报。”

据了解,此次武汉市农商行新洲支行和阳罗支行,共为9位乡贤意向授信高达3730万元,利率在4.35%至6.525%之间。

新洲区卫计委、交通局、省广电网络新洲分公司等文明单位,为五个“十大”先模送去体检卡、公交卡、有线电视年卡等。

新洲区文明委负责人表示,要让好人有好报,以乡贤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温暖乡土。

爱心涌向“马路天使”

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员和环卫工,不管刮风下雨,与马路为伴,守护平安清洁家园倡导文明,被人们称为“马路天使”。“我去年辞掉售货员工作,成为邾城摩尔城路口的一名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员。”黄菊莲说,邾城车流量越来越大,路口引导中老年人过马路很有必要,能为城市文明尽一份力,感觉比以前工作更有意义。

在路口劝导时,黄菊莲右手摇旗,左手吹口哨,冬天双手都被冻伤。“与边防军人相比,这点儿困难算不了什么!”黄菊莲说,邾城街三个路口的20名劝导员,都非常珍惜志愿者这个称号,有位患病的女性志愿者,家庭较为困难,春节未添新衣,希望有件能挡风遮雨的冲锋衣。

新洲区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四部门获悉后,为每名文明交通劝导员捐赠了一套冲锋衣。“今天收到牙膏、雨伞、肥皂、洗衣粉、毛巾各600份!”3月4日,邾城街环卫所党支部书记施具安感激地说,全所600名职工非常辛苦,大家奉献爱心,是对环卫工作的肯定。

情系乡亲现场服务

3月4日,新洲区文明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00余人,走进罗杨村村部广场,十里八乡的2000多名乡亲感受志愿者的无私大爱。“我已六七年不能站立了,医生请帮我看一看!”79岁的杨新华坐在轮椅上,被儿子推至家门外50米的志愿活动现场。

接诊的袁光华医生,是新洲区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右腿比左腿好一点儿,可到医院仔细检查,手术是一个治疗选项,或许能让您重新站起来……”袁光华主任耐心解释。

当日,全区30余家部门和单位现场为村民提供咨询和服务。

2019迎军运新洲志愿者在行动

今年2月,新洲区文明办决定,在全区广泛组织开展以“迎军运——新洲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全年主要活动有:

开展军运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市民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军运会,促进人们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改善城乡环境。

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为平台,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贫困户等为重点服务对象。

开展窗口行业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商场、宾馆、医院、银行、电信、电力等窗口单位和公园、广场、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设立志愿服务工作岗(站),使之成为弘扬志愿精神的窗口。

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在辖区主要路口、人群集中的重要路段,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

开展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各级学校把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创建文明校园、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运用新媒体阵地,报道志愿者感人事迹和志愿服务项目及特色活动信息。

新洲区“十大乡贤”名单

李少明(徐古街曹兴寨村企业家)袁惠文(仓埠街丰乐村企业家)靖喜唐(邾城街陈先村农民)程方明(邾城街章林村农民)刘剑(辛冲街同心村企业家)胡新国(旧街街石咀村退休教师)童永宁(双柳街挖沟村农民)刘爱国(三店街李河村农民)魏剑英(汪集街魏咀村党支部书记)罗先奎(仓埠街方院村退休干部)

新洲区“十大好人”名单

邵桃荣(汪集街王龙村农民)程建霞(旧街街团上村农民)甘书清(道观河集贸市场商户)黄小玲、黄福州夫妇(三店街道岗村农民)罗会文(阳逻街罗氏开锁经营业主)王得意(邾城街红太阳出租车公司司机)徐从德(旧街街凤凰山茶厂经营业主)郑先华(旧街街新集社区居民)程声旗(汪集街孔埠骨科医生)夏良山(涨渡湖街柳湾大队退休村干部)

新洲区“十大好媳妇”名单

张秀英(邾城街章林社区居民)祁桂梅(邾城街站桥村农民)杨喜凤(旧街街汪家山村农民)易春娇(辛冲街高桥村农民)刘银凤(道观河桐子岗村个体业主)廖丽英(潘塘街曾岗村农民)陈燕平(凤凰镇三叉路村农民)程琴(李集街新街村农民)童秋华(汪集街冯铺村农民)刘萍(三店街黄套村农民)

新洲区“十大好婆婆”名单

王存菊(凤凰镇雷家寨村农民)童菊梅(阳逻街潘庙村农民)操杏芝(旧街街新集社区居民)程娇娥(三店街涂河村农民)朱邮梅(汪集街荣升社区居民)张新治(双柳街古龙村农民)陈贵荣(旧街街莲花塘村农民)董桂英(李集街得胜村农民)成足银(三店街坨坑村农民)胡素娥(涨渡湖沐家泾社区居民)

新洲区“十大最美家庭”名单

罗杜娥家庭(潘塘街管寨村)徐正安家庭(三店街宋寨村)易求喜家庭(徐古街周铁河村)黄建平家庭(阳逻街满江红大酒店)刘秀玲家庭(邾城街祥燕社区)熊婷家庭(辛冲街三合村)何春保家庭(徐古街福利院)姚金兰家庭(邾城街文化社区)靖小英家庭(区直属机关幼儿园)施裕昌家庭(李集街张集村)

策划:新洲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文:程书雄陈建红刘慧王林军图:邱新明肖劲松沈雷平吴毅叶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