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郑云龙
图为彩虹室内合唱团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聪
2月27日晚,江城市民伍小姐经朋友提醒,惊觉当天是“彩虹室内合唱团”音乐会武汉站的开票日,她连忙点开售票链接,发现门票已经卖空了。
后知后觉的她,注定与这支“网红合唱团”无缘——当日10:03,琴台音乐厅总经理李丹便在朋友圈分享道:“开票两分钟卖完。”据楚天都市报记者了解,两分钟售罄,这在音乐厅历年演出中是“史无前例”的——哪怕是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顶级名团,也要耗时2小时才卖光所有门票。
最高票价880元的音乐会,却以分钟为单位售罄。“彩虹室内合唱团”创造的票房奇迹,本质上与其“网红”特质有关。而在“秒杀”现象的背后,是正大举“入侵”演出市场的粉丝经济。
现象
一变“网红”立刻涨价
“彩虹室内合唱团”的走红,源于2016年那首颠覆大众认知的合唱作品《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此后,“彩虹”在“抓住文艺青年心理”这件事上的技艺越发纯熟,先是用《感觉身体被掏空》击中青年人“丧”“不想工作”的特质,2017年初的《春节自救指南》则又活化了年轻人春节不想与亲友交流的恐惧,赢得刷屏空间。
几首类似“实验性”作品之后,这个原本毫不知名的合唱团获得了“网红”地位,哪怕此次《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武汉站演出最高票价定到880元,粉丝一样抢着买单。
无独有偶,音乐剧市场在过去几天里,也面临着粉丝经济的“洗礼”。
2月25日晚,凭借音乐节目《声入人心》和《歌手2019》声名大噪的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在微博发出了一条“哔哔哔哔哔,别问了,不能播”的消息,迅速在粉丝群里引发反响,“郑云龙门票太贵”等多个热词霸屏热搜。
随后,这条微博背后的故事被迅速起底——1月份票价还是100、180和260元三个档位的音乐剧《谋杀歌谣》(郑云龙参演),到了3月的北京场就票价飙升,在大麦网的开票信息中,《谋杀歌谣》北京场的最低票价上升到380元,最高票价则达到了880元。
演出时间仅相隔2个月,票价却上涨3倍之多,为何?只因郑云龙已不是昔日的“郑云龙”,演出主办方要用他的名头来挣钱了。
疑惑
价格虚高依然售罄
围绕《谋杀歌谣》展开的抱怨不仅仅是涨价,更是“货不对板”。
昨日,在音乐剧圈子里工作多年的小艾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音乐剧起步较晚,虽然上世纪90年代,以成方圆等歌手为核心的中国团队汉化过《音乐之声》,但真正的音乐剧潮流,其实是从2010年前后《歌剧魅影》《猫》《妈妈咪呀》的引进版和中文版开始的。
发展了快10年,音乐剧在国内演出市场的占比也只是一个小份额。在这个以引进剧、汉化剧、原创剧为基本组成的圈子里,引进剧的票价往往最高。
那么,什么样的剧,最高票价能达到880元?
去年,有着43年演出历史、得过6个“托尼奖”(美国话剧、音乐剧最高奖项)认证、同名电影还拿过奥斯卡奖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来汉演出,其最高票价也不过800元;今年6月将在武汉剧院上演的经典原版音乐剧《猫》,其高档票价则为1380元、1080元和880元。而《谋杀歌谣》除了郑云龙的参演外,成色又如何呢?哪怕是郑云龙的粉丝,都在网上坦言,“了解《谋杀歌谣》的人都明白,这部戏不值880。”资深音乐剧观众“二醇苯”就在微博提到自己此前看过《谋杀歌谣》,“讲真,不值,花280元看个前排都是撑死了才有的价格。”
而郑云龙发出“哔哔哔哔哔”微博的原因,被更多粉丝解读为“不满”,“他是为了音乐剧普及肯坚持10年的人,结果现在,主办方为了卖高价,把他好不容易通过节目得来的观众拒于门外。”2月25日当晚,因为“心疼偶像为高票价难过”,不少粉丝还曾小范围表示要联合向售票平台抗议,“坚决不买票!”
但一时的愤怒,敌不过追星的冲动,明知380元-880元的票价与《谋杀歌谣》不太匹配,2月26日,这部音乐剧在开票一分钟内,所有场次门票都售罄了。
解读
人气易逝质量称王
粉丝经济的力量无人能敌,但声讨的声音依然在继续。
既然一场音乐剧的布景、设备、观影感受都远低于经典,那这个定价对于整个音乐剧市场的发展,在部分人看来是“毁灭性”的。
对于这个观点,接受记者采访的小艾和另外一家知名票务公司的经理都表示“部分认同”。
小艾表示,对很多不是粉丝、但又刚刚开始对音乐剧产生好奇的普通观众而言,这种高昂票价无疑是竖起了高墙,“会把很多音乐剧的普通观众挡在剧场外,而如果刚进入的人接触的是一些货不对板的作品,那这部分潜在观众就会很快流失。”
但粉丝入局,也不全是坏事。
小艾提到,因为《声入人心》节目大热,郑云龙与阿云嘎这两位音乐剧演员在业内也被公认为“出圈”(网络用语:表示突破圈层,从小众走向大众让更多人知道)了,他们带来的大量“粉丝”团体,势必会在短时间内改变音乐剧行业的玩法。
她甚至认为,这可能是音乐剧行业面临的一个难得的“风口”,“很多人知道音乐剧是个好东西,但让他们花上两三百块钱买一张票进剧院,这个消费习惯还没有。那么不管是这些演员的走红,还是这次票价引发的争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机会。”她同时也提到,机会是机会,但更重要的还是作品,“粉丝的热情总有一天会褪去,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能转变成为音乐剧的受众,还是要基于产品质量的好坏。”
值得一提的是,粉丝经济不仅仅影响了演出市场,还带来了专业选择方面的变化,数据显示,与往年音乐剧专业的相对冷门不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专业的报名者从去年的232人上升至今年的339人,同比增长46.12%,为所有专业之最。
楚天都市报最新了解的消息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梅溪湖女孩”(《声入人心》成员的粉丝昵称)在琴台音乐厅的官方微博、微信下留言,询问“梅溪湖36子”的全国巡演是否会来武汉——因为网上有消息称,演出巨头保利拿下了《声入人心》巡演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全程承办权。
目测,这又会掀起一场抢票界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