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黄冈市委、市政府举行黄黄铁路巴河特大桥工程暨全市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市委书记刘雪荣,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等领导出席活动。
建设中的G347巴河特大桥
建设中的棋盘洲长江大桥
黄州州区区““四四好好农农村村路路””
GG110066黄黄上上公公路路美美丽丽公公路路经经济济带带
设施齐全的公路安防工程
整整治治后后的的绿绿色色长长江江岸岸线线
城区公交运力大幅提升
奋斗续写梦想,实干再创辉煌。
2018年,黄冈交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创造了新的辉煌。这一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打响党建引领五大攻坚战,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上扬,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交通强市”建设的良好开局。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群策群力、鼎力支持,得益于所有交通人团结奋进、苦干实干。
回首2018年,攻坚克难勇拼搏,事业发展阔步走;展望2019年,重整行装再出发,筑梦路上同携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年。
黄金机遇期要有黄金作为,战略机遇期要有战略行动,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目标。新的一年里,黄冈交通将牢牢把握各种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振奋精神、砥砺奋进。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聚焦目标,大干实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中找定位、谋突破。抢抓战略新机遇,践行发展新理念,为黄冈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奋勇先行。
总体思路: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践行新发展理念,将2019年定位为黄冈交通运输的“大考年”、“改革年”、“整改年”,继续打好“五大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黄冈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展目标:力争完成投资200亿元。其中铁路80亿元、高速公路33亿元、普通公路75亿元、港航码头9亿元、站场物流建设3亿元。完成一级公路路基122公里、路面92公里,二级公路路基419公里、路面225公里,国省道大中修100公里。确保行业安全发展,杜绝交通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因管理部门失职造成较大责任事故发生。
追梦2019,我们努力奔跑
重点工作:
抓项目扩投资做强经济支撑
全力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确保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具备通车条件,加快推进黄冈至黄梅铁路、安庆至九江铁路黄梅段建设,协助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铁路黄冈段设计研究,争取京九客专阜阳至黄冈段尽早启动前期工作。建成麻竹高速黄冈段、沪蓉高速麻城龟峰山支线,加快武穴长江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蕲太西高速、麻竹高速延长线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沪蓉高速红安连接线开工建设,力争完成燕矶长江大桥、蕲太高速东段前期工作。加快G347国道沿江一级公路等34个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建成G220武穴段、G230红安段、G220蕲春段等项目,确保“建养一体化”项目应开全开。确保“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未完成的21个项目全面销号,启动“十四五”交通项目谋划。创示范铸品牌培育高质动能
高起点推进美丽公路经济带试点工程,力争将G106黄上路建成“畅安舒美绿”的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将大别山旅游公路打造成“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的大别山金色丝带。分三年创建1134公里特色鲜明、路旅融合、路产联动、带动全域的农村公路示范工程,打造“黄冈江山如画、一路逸道相随”的“黄冈逸道”品牌。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全面完成20户以上村组通畅工程目标任务,实现“村村通”向“组组通”延伸。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加大农村公路“油返砂”和“畅返不畅”改造力度,全面完成交通扶贫任务,努力实现“组组通、路路安、条条畅”。全力支持蕲春争创2018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团风、罗田等县创建2019年度示范县,英山方家咀等11个乡镇积极争创2019年度示范乡镇。
调结构提品质深化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持续跟进城区公交规划修编和全市公共交通立法工作,认真落实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城市攻坚战。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发展,县域周边25公里乡镇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编制完成《黄冈港疏港铁路规划》,推进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由公路向铁路、水路转移。以黄州唐家渡港区、武穴盘塘港区为重点谋划推进多式联运。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转型升级,加强联网售票等工作,强化道路客运与机场、城铁站、火车站的无缝对接。积极打造定制班车、定线专车等个性化运输服务品牌。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加强城铁站、火车站等重点客运枢纽地交通秩序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切实做好降税减费等工作。加快大中修等专项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公路驿站,进一步提高养护整体服务效能。
转方式抓保护建设绿色交通
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三大标志性战役,抓好中央环保问题的整改。协调做好取缔拆除码头的生态修复和绿化工作,确保保留码头规范运营、在建码头文明施工,加快推进绿色砂石集并中心建设。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建设,大力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加快推进黄冈港整合,全力推进黄冈港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加强公路建设、养护工地扬尘防控,加强路面污染执法,加强施工机械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站场、绿色港口等创建活动,全面打造绿色工程。推进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支持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促进不合规车辆、老旧运输船舶更新淘汰和绿色维修创建,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
2019年交通十件民生实事
1.实现农村公路组组通。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提档升级1000公里,年底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组组通公路。
2.建设“黄冈逸道”等特色公路。按照“黄冈江山如画、一路逸道相随”理念,创建200公里“黄冈逸道”交通品牌。建设50个导视标志牌、7处休闲驿站,提升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服务品质。
3.提档升级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集停车、如厕、休憩、观景于一体的公路驿站30处。
4.持续推进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增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公里,改造公路危桥300座。
5.推动绿色水运发展。建设完成港口污染物接收处置装置总任务的75%,建成4条油污水回收船,建成4个岸电设施,配备10套码头喷淋降尘装置,配备100个移动式垃圾接收桶。
6.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县域周边25公里乡镇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20条城乡公交线路。推进黄团浠公交一体化,力争完成黄州至巴河班线运输公交化改造。
7.加装公交车安全防护装置,完成全市1142台城市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安装。
8.加快黄冈城区公交发展。建成虹桥社区首末站,推进城东新区、黄冈产业园公交停保场、首末站建设。新建公交IC卡便民服务点2处,新建公交爱心驿站3处。开通大别山医疗中心、城东碧桂园、市委新党校公交线路。加快公交智能升级,开通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创建完成5、18、101、102、106路“三好”公交文明示范线。
9.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出租车行业党员示范岗和工人先锋号等示范品牌,倡导星级服务,在黄冈城区创建200台星级出租车,完善4处免费洗车服务,配齐服务设施。
10.建立黄冈三个城铁站前广场交通新秩序。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实现常态化值守,严厉打击黑车;加装配套护栏,划分功能区,引导车辆分区停放、旅客有序乘车;加强公交车接驳和运力保障。
奋斗20018,十大亮点纷呈
1、固定投资创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6亿元,同比增长16.7%,再创历史新高。全年争取部省补助资金26.42亿元,占全省13.1%,位居全省第一。
2、重点项目推进“快”。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重大交通项目52个。黄冈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总投资170亿元的黄冈至黄梅高铁全线征地拆迁基本完成,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安庆至九江铁路黄梅段、武穴长江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长江“645”工程、蕲太高速西段、沪蓉高速公路龟峰山支线、G347巴河特大桥等项目快速推进;临港新城综合码头交工验收,晨鸣纸业码头开港,万吨国际巨轮首次停靠黄冈。
3、普通公路动能“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试点。全市9个县市完成了8个批次的招投标工作,吸引了中交、中铁、中建等大中型企业参与39个、815公里、总投资122亿元的交通项目建设,获省厅高度肯定并优先安排补助资金。
4、农村公路创四“好”。黄州区成功通过全国示范县复核,获“两部一办”联合授牌表彰,浠水县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78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1822公里,均居全省第一。
5、安防工程成效“实”。全市“455”公路安防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四年总任务,并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共完成10204公里,改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1452处。黄冈城区主要出口路段安防等级全面提升,全市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6、水运发展聚力“绿”。全市共累计拆除各类码头142个,清退港口岸线13.97公里,复绿岸线12.3公里。全市11个临时砂石集并中心全部获市政府批复,武穴、蕲春建成长期砂石集并中心。船舶污染防治、长江港口岸线资源清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沿江6个港口整合为“黄冈港”并列为全省重要港口,黄州港区正式获批一类口岸。
7、城区公交服务“优”。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建设省级公交示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完成《黄冈市城区公共交通规划》修编。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公交立法。更新纯电动公交车140辆,新增和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3条,发行全国公交一卡通1.5万张,开通掌上公交APP及银联卡、云闪付等支付方式,实际运营车辆比改革前增加近一倍,线网里程增加50多公里。
8、民生交通收获“多”。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危桥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交通“厕所革命”等十件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南湖收费站提前撤站获各方好评。争取融资1000万元,保障了黄冈东至北京西、广州南始发高铁的持续开行。全市出租车行业监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网约车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每月定期发布出租车运营“红黑榜”。52项审批项目全部入驻行政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办理。
9、运输监管能力“新”。全市5000余台“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和农村客运车辆在全省率先完成4G动态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全市2238台驾培教练车人脸识别计时培训系统安装,黄冈驾培进入“刷脸”时代。
10、行业治理力度“大”。全市10家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机构实现货运车辆“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全面完成货运车辆检测“三检合一”改革任务。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源头治理、综合监管”治超机制,全市建成不停车检测系统6处、电子抓拍系统5处。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行业运输环境。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