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武汉市洪山区召开大学之城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披露了南湖城市副中心规划初步方案,片区定位为武汉创享中心,力争3到5年建设初具轮廓。
南湖城市副中心怎么建?
南湖片区规划范围5.56平方公里,由珞狮南路、野芷湖岸线、野芷湖西路、南环路、李纸路、南湖连通渠为区域组成。其具有三大区位优势——依托大学之城核心区的智力密集高地;依托武昌火车站、二环线、三环线和轨道交通的区域贯通交通要地;依托巡司河、青菱湖、黄家湖、汤逊湖的河湖环绕生态沃地。
根据初步规划,南湖城市副中心定位为武汉创享中心,规划愿景为大学之城、田园之城、高效之城和生态慢城,产业发展方向为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生产服务业以省农科院为依托,打造美丽健康经济;生活服务业则围绕创新阶层发展需求,打造优质特色生活配套。
交通力争实现对外快速连通,新建两湖两隧通道,分流二环线交通压力;构建高效、快速的骨架交通系统,提升李纸路道路等级为主干路,畅通区域南大门交通;规划5条地铁线路,45分钟到达机场和三大火车站,30分钟到达主要城市副中心。
同时,提升教育、文体、医疗等民生设施供给。
据悉,南湖城市副中心整体规划和细则方案将于今年内完成,明年开始逐步施工。
专家:南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武汉市规划院东湖分院院长李海军介绍,城市副中心的确立,需依托产业和人才集聚,此次江南片唯一新增的城市副中心即为南湖。
“作为大学之城建设的核心抓手,南湖片区还面临交通拥堵、渍水等困扰,亟待规划升级,通过改善交通人居环境,打造产业新城和宜居新城。”
武汉规划10个城市副中心
今年1月,武汉市城乡与国土规划图集出炉,公布了2017年至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其中透露三环线内规划为中央活动区,汉江湾、四新、南湖、鲁巷、杨春湖、宋家岗、武湖、谌家矶、沌口、豹澥等地规划为城市副中心,比武汉市早期规划的4个城市副中心又新增了6个。
除了南湖
再来看看其他9个地方
汉江湾
汉江湾位于汉江北岸,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这里正努力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四新
四新生态新城作为武汉市特色功能区之一,计划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打造"两型社会"建设重点示范区。
鲁巷
鲁巷处于光谷核心地带,武汉最早的城市副中心之一,直接服务于武昌的科教区域。目前,知名企业不断入驻,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加快了区域发展。
杨春湖
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是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青山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于京广客运专线武汉站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宋家岗
宋家岗片区位于武汉临空新城的核心区,天河机场以南,盘龙城以西,府河以东,总面积22平方公里。
武湖
根据此前规划,武湖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的综合城镇,长江新城片区之一
谌家矶
谌家矶地区地处武汉市江岸区东北部,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这里有谌家矶现代制造产业园,长江新城片区之一。
沌口
沌口已成为中国知名车都,聚集了7家整车企业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
豹澥
豹澥重点发展以光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孵化、科贸服务和规模化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你期待吗?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