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了!这位十堰人成功登上7546米的冰山!快看你认识吗?

提起登山

只能想到珠穆朗玛峰?其实中国还有一座“冰山之父” 慕士塔格峰 也是登峰者爱好者们的圣地!

不久前在十堰就有这么一位登峰爱好者 成功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  “慕峰”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起来看看

胡长明

人物简介

今年47岁的胡长明出生于竹山,现任珠海乐轩书院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5年起,他爱上徒步、登山、攀岩、攀冰等户外运动,先后参加过30多场国际马拉松、国内外多场百公里级高难度越野赛。

胡长明在十多年前曾是狂热的攀登爱好者,但自2012年一位熟悉的山友在登山时遇难后,便渐渐远离了攀登,转向了跑步运动。自去年起,在跑友的提议下,又重拾登山梦想。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的慕士塔格峰(登山爱好者称为“慕峰”),海拔7546米,被称作“冰山之父”,常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基本是无氧攀登的极限高度。经过1年多的登山准备和身体调整,今年7月,在好友的邀约下,胡长明决定攀登慕峰。

7月9日,胡长明和搭档赵珊从深圳直飞喀什。尽管经验丰富,但挑战海拔7546米这一新的高度,他们依然不敢有丝毫马虎。到达喀什后,胡长明和其他20名队友从喀什乘坐大巴车,经过疏附县乌帕尔镇、奥依塔克镇、白沙湖、红其拉甫山口,抵达慕峰下面卡拉库勒湖附近、海拔3700多米的204营地。一到营地,雄伟、高大、雪白、圣洁的慕峰,和附近的公格尔九别峰,令胡长明和队友们深受震撼。

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胡长明和赵珊从各类赛事中相识、相知,后来结为攀登搭档。包括胡长明在内,这批队友共有21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广东、湖北、香港等多个省(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69岁的华人丁春光,年龄最小的是通过攀登慕峰迎接自己成人礼的16岁高中生石兆言。

到了204营地适应一晚后,21名队员上到山脚的大本营,开始调整睡眠、饮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同时继续开展适性拉练:3700米、4400米、5400米、6200米……队员们逐步提高拉练高度。

冰雪高山天气变幻莫测,昼夜温差达几十度。可能中午气温达到二三十度,热得冒汗,下午就会乌云压顶,气温骤降,下起雪来。有太阳的时候紫外线非常强,空气异常干燥,部分队员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因为时差的原因,直到晚上23点太阳才会完全下山。

要想登顶慕峰,光是体力好是远远不够的。一次小小的感冒、一处关节扭伤……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登顶失败甚至带来生命危险,队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利用休息时间再次了解慕峰情况、熟悉登山设备使用方法、掌握登顶计划和预案。

在高山探险公司工作人员协助下,队员们从大本营出发,先后多次往返登顶途中的C1、C2、C3营地,为最后的登顶做充分准备。大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高山靴、踏雪板,克服手机信号差、夜晚酷寒等不利因素,路过冰裂缝区、陡峭的雪坡,踏着深及膝盖的雪,不断挑战自我。

队员们逐步适应了高海拔、高强度的拉练,经过再次休整,7月20日午后,队员们正式向慕峰峰顶挺进。

高原雪山,阳光毒辣却寒冷,风时有时无。穿着厚厚羽绒的队员们只能不停地通过解开、拉合衣服拉链来调节温度。随着攀登高度接近6000米,大家的脚步节奏变成几十步一歇。途中,夏尔巴向导指引登山队员们合理分配体力,循着脚印、沿“之”字形前进。

7月23日凌晨1点半,队员们从海拔6900米的C3营地出发,向慕峰峰顶发起最后的冲锋。黑暗中,只能看见队员们的头灯光亮,只能听见大家粗重的喘气声和脚步声。没有参照,没有方向,只是沿着向导们每隔一段插的路旗来确定路线。经过6个多小时近乎麻木状态的攀爬,胡长明和队友们终于抵达峰顶。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登顶的美好回忆仍然记忆犹新。胡长明和搭档赵珊决定:明年春季,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挺进。

“这次成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必将成为今生最美好的回忆。明年春天,我们将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挺进。”昨日,刚刚从新疆喀什回来的竹山籍登山爱好者胡长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新的挑战计划。

截至记者发稿时,胡长明告诉记者,8月25日,他将出发去欧洲,参加只有资深跑者才有资格参加的全球殿堂级赛事——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全程171公里,总爬升10400米)。

预祝胡长明取得理想的成绩明年顺利登顶珠峰!

来源: 十堰日报(记者陈旭 纪枫波)

编辑:木子  终审:陈旭

热忱欢迎广大微友投稿,稿件请图文并茂哦!

投稿邮箱:syrbgfwx@163.com

编辑部电话:0719-8677700

快转告亲友并点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