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
许多大学的新生都陆陆续续开始报道了。
这两天,微博出现了一条热搜话题#整容成孩子开学礼物#
据媒体报道,随着微整形接受度提高,很多高中、大学生选在在暑期整容,不少父母也罢整容作为开学礼送给孩子。
网友对该话题也提出不少看法有“理性整容”派▼
有“颜值即正义”派
▼
有“拒绝整容”派▼
自信、价值观和教育更重要
▼
你是哪一派?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有800万以上的人进行过整形,30岁的占比约为80%,其中,学生群体为主流。
每年暑假,医院里的整容整形手术都比平时至少增加30%。整形的人群中,17岁以下的高中生居多,其次为18至22岁的大学生,整容低龄化的态势愈演愈烈。
可以得知,在这个崇尚以美为尊的审美时代里,整容低龄化,正以大刀阔斧的姿态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
“整容要趁早”,在许多大人的眼中,如果自家孩子不够好看,颜值不高,就意味着以后也许会付出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错失很多机会。
有调查统计,不仅是年轻人,不少家长,尤其是70后和80后的父母有很大比例都在为孩子的“求美”行为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还有人把整容当作给孩子的“开学礼物”。
去年,一张朋友圈截图火了,照片里的小女孩儿顶着刚刚割完的大眼皮,一脸迷茫无措。
这个女孩儿只有7岁,她妈刚带她去割了双眼皮。
有些年轻家长觉得这是给孩子的“投资”。
29岁的吴晓辰是坚定的整容爱好者,从14岁开始整容,至今整容费超过400万,她戏言:“我的脸上是一栋楼。”
为了赶上潮流的变化,她保持着每年做一次大手术的频率。经历了无数次的整容,吴晓辰的脸也在随着潮流不停变化着。期间也经历过几次手术失败,曾经逛街到一半大口吐血,也曾因为感染,下巴严重变形……
而她之所以这么热衷于整容,很大程度上是受爱整容的妈妈的影响。母亲的“爱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吴晓辰的很多选择。
孟非说:“你会发现,今天很多人靠美貌改变了生活,其实不对,你只看到了一部分。我们的人生中,让我们过上想要的生活,得到想要的那个东西,都要付出代价。”
靠脸得来的幸福和自信,比你想象的还要脆弱。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你想象的还要庞大。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过早对其外貌进行人为干预,除了会有难以预测的身体和器官隐患外,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十分不利。
整容手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未成年人的身体肌肉、骨骼等各个方面还未发育完善。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本身的生物进程,过早对孩子的身体及器官进行人为敢于,产生的隐患很难预测。 最重要的是,整容会上瘾。 整了一次就有第二次,整了眼睛就会有胸、腿甚至是整张脸。
诚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美”究竟是什么?
一位受访者觉得,现在的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加上欧美妆容和嘻哈装扮就很符合自己的审美。整容后她很快就有了新的追求者,她笃信:“你的美是天生长出来的还是后天整出来的不重要,只要你好看就深得人心。”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多位学生表示,提起美,首先想到的是“干净”“有气质”,“最开始可能会关注颜值,但长时间相处主要还是看内在。”
一位接受采访的心理学教授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求美无可厚非。但不应局限于追求外表,加强内在修养才是长久之计。”
动过无数刀的“整容达人”月月现在很认同这种观点。她已经获得了“网红脸”,但“还是很自卑”,她说:“我不想再通过整容,而是希望通过提升内在来改变自己。”
春夏说:
不管是修图,还是化妆、还是医美,它当然不是错的。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一种喜好,它可能给很多人带来能量。
我觉得做这些的前提都是你先接纳你自己本身,接纳自己之后再去做这些事,你的心态和感受是不一样的。
你不会因为离开了那些东西而失去你自己,或者觉得我没有化妆,我没有继续注射什么心里感到不安,感到自卑。
王菲的大女儿窦靖童像个假小子,为了玩音乐,剪短头发,打耳钉、带鼻环…… 二女儿李嫣,从小便患有兔唇,天生的缺陷,使得小小年纪的她便承担了很多外界的压力。 可她们依旧活得很让人羡慕,因为她们在做自己。 窦靖童勇敢追逐梦想,抛开世俗的偏见;李嫣的自信在任何孩子身上都少见。
美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就像文章开头视频里的家长说的,真的自信的人走到哪都自带光,实力才能代表一切,颜值真的只是过眼的浮云。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