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带饮食被告#
话题登上热搜,
引发关注和热议!
不得携带食品入园
上海迪士尼被大学生告了
继2018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
因“1.4米儿童票不合理”
被广东省高院法官刘德敏告了之后,
今年3月,上海迪士尼乐园
又再次因为“禁止自带饮食”
被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小王
告上了法庭。
2019年年初,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小王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认为园方制定的规则不合法,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便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小王供图:翻包检查)
当事人讲述纠纷经过
小王称今年1月28日花了365元
在某款APP上购买了一张
迪士尼乐园一日游特价票,
并于1月30日前往游玩。
“在购买门票时,
并未见到有‘禁带食物’等相关提示。”
入园前小王花了40多块钱
买了饼干等零食。
但在入口处,
园方工作人员将小王拦下,
要求对其背包进行检查。
“当时工作人员看到我带了零食后,
先要求我把零食扔掉,
态度比较强硬。”小王回忆道,
“他又说让我在入园处的小桌子旁吃掉
或者寄存到附近的寄存柜里。”
园方工作人员所指的“小桌子”,
是很多前去迪士尼游玩网友的“痛”。
乐园入口处的这两张桌子,
常常会留下一些游客
因不舍得丢弃携带的食物
而不得不当场狼吞虎咽的狼狈样。
(小王供图:丢弃的食物)
而园方工作人员推荐的“寄存柜”,
一天的寄存费要80元。
“我买的零食都没有这么贵,
怎么可能舍得寄存呢。”
小王说。
据悉双方当时发生口头纠纷,
小王拨打了110,
此后小王还拨打了
12345和12315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在多次沟通、投诉无果后,
小王便将自己购买的零食进行了处理。
(小王供图:丢弃的食物)
回校后,
小王在官网的“游客须知”栏中,发
现了园方工作人员所说的“规则”,
“在不得携带入园的物品中,就包括食物。
而在入园检查之前,
我并没有获得任何相关的提示。”
上海迪士尼刚开园时,
“禁止自带饮食”的规定
因受到公众广泛质疑仅停留在
“禁止自带已开封、无包装饮食”阶段,
当时上海迪士尼方面的释是
无包装、已开封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但从2017年11月15日起,
上海迪士尼对入园游览的游客须知
进行了调整,
规定“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
食品;酒精饮料;
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
这与过去允许携带原始包装、
密封的、未开封的及不需任何加工
或处理即可享用的食品相去甚远。
在上海迪士尼游玩一整天,
如果是夏季、人多排队的情况下,
游客就只能花上20元在园区内
购买一瓶可乐。
为了解社会公众对禁带食品入园的态度,
小王和3名华政同学
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调研。
小王说调研结果显示,
多数人认为该关规定目的是
“提高园内餐饮业的创收,
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告向上海迪士尼索赔46.3 元
2019年3月5日,
小王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在诉状中提出以下诉讼请求:
(1)要求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
(2)请求上海迪士尼乐园赔偿原告损失,包括原告在迪士尼乐园外购买却因被告不合理规则而被迫丢弃的食品的费用,共计 46.3 元。
调研中小王就发现,
很多消费者虽然表达了
对迪士尼相关规则的不满,
但提到“起诉”时,
大家都选择了
“算了”“太麻烦”等态度躲开。
“经营者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钻法律的漏洞,
在消费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侵害其正当的合法利益。”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诉讼
呼吁社会公众更加关注自身权益,
向不合理的制度说不。
所以不管这次结果如何,
我们都不会怂,
会将诉讼坚持到底。”
小王说。
网友热议
此前,因无法跳过广告,
大学生告爱奇艺!判赔30元
2018年11月,孙某在爱奇艺网站上观看视频,片头广告出现了“会员跳广告”的提示。为跳过广告,孙某充值了58元,购买了爱奇艺的会员服务。
但之后孙某在观看某综艺节目时,发现节目中插入的广告无法跳过。感觉权益受到了侵犯的孙某将爱奇艺公司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爱奇艺停止插播广告的侵权行为,在官方网站首页上公开道歉,赔偿58元会员费用并承担此次诉讼费用。
最终姑苏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因爱奇艺公司未充分告知
孙某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导致孙某在观影体验等方面
受到一定的损害,
应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孙某承担赔偿责任。
孙某作为消费者购买了相应的VIP服务时
未进一步了解VIP会员权益的具体内容,
在缔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疏忽。
法院酌情确定爱奇艺公司赔偿孙某30元。
除此之外,
“知网”也被大学生告赢了!
2018年5月,还是苏州大学大三学生小刘在中国知网下载名为《中药》的文献时,网页提示需付费7元。充值50元没用完不给退,他告了中国知网。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同方知网公司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导致消费者为购买价格仅为几元的文献,需最低充值10元至50元。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最终法院判决,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小刘胜诉。中国知网也于2月22日,更新了网站的支付页面,增加了自定义充值。
很多人在面对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现象时,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忍气吞声,保持沉默。希望我们都能向这些大学生一样面对不合理时敢于“较真”,保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