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育访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专业大类招生 订单式人才培养

今天,我们邀请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艾丽蓉做客我们演播厅,为大家解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招生政策和办学特色。

招生政策的新变化和亮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工作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当年招生政策执行,严格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学校各专业招生无外语语种要求,但学生进校后以英语安排教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军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全国高校就业50强。学校设有船舶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航海技术等近5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专业26个。

去年相比,今年新增“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近年来,由于云计算产业和通信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社会对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格外旺盛。

今年6月,在刚刚闭幕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与轴系安装”赛项上,武汉船院学生组成的湖北一队荣获一等奖。记者了解到,“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已连续5年在武汉船院举行。作为成功办赛的案例,武汉船院已连续3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同时,由武汉船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已连续5年夺得这一赛项的最高奖项。

王牌特色的专业

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普通文理类部分专业实施“分类投档”招生。学院今年在航海类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实施分类投档招生,分类投档是基于专业类层面的投档录取办法,是按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对应的专业类进行投档,在原来“分校投档”基础上对院校招生计划和考生院校志愿投档的进一步细分,有利于体现考生报考意愿,提高考生录取的满意度。

2.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规模进一步扩大.作为湖北省最早开始士官生定向培养的高职院校,学院目前已有三届士官班毕业学员,有多人次作为部队技术骨干受到表彰,如:学院也成为了全军“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典范。2019年,学院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计划招生530人,分武警和海军两个军种,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4个专业。

3.“央企国防军工千人订单计划”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学院2019年拟开设企业订单班30余个,包括招商局邮轮工匠班、武汉地铁订单班等大型央企、国企、国防军工企业订单班,考生实现“入校即就业”。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这几年专业发展有效切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服务于军民融合发展,订单班质量提升明显。

4.继续实施“专本联合培养计划”。2019年学院继续与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两所重点一本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两个专业联合培养人才。

5.“中德合作班”、“专业英才班”等特色班级分层教学,提升培养品质。学院组建“中德合作班”,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执行德国AHK培训大纲,实行“双证”教学,除毕业证书外,通过考试获得“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通用于欧盟并受到广泛认可,含金量很高,国内实际培养成本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在武汉船院,除了统一的学费5000元/年外,不另收培养费。同时,学院还在部分特色专业开展“专业英才班”招生,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优质的师资力量,实行小班特色教学,培养杰出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独特的亮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首批批准设置的军工院校,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规模15000人左右。建校69年来,学校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办学宗旨,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1998年以来,学院按照“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办学指导思想,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船为伴、与船同行、兴船强校”的办学模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海员培训基地。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馆1个,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

学生的就业情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50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大量企业订单班,就业有保障,就业质量位居全省前三甲。同时,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船舶与航海类就业市场”落户我院,湖北省船舶和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将由我院协助配合推荐就业单位。我院拥有数百个校内外综合训练基地,100余个校内实训室,6个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实训室,1个实习工厂。与全国20余家企业在校开设“企业订单班”,毕业即就业,实现入学和就业无缝对接。

奖励激励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帮扶:

1、国家奖、助学金

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年/人),学院总金额约1200余万元/年,资助覆盖面达30%。

2、学院奖学金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院设有总额150万元/年的奖学金。综合素质优良、学习成绩优异或在各类竞赛活动、社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均可以申请。

3、企业奖学金

学院设有“招商局”奖学金、“太平洋保险”奖学金、“武船”奖学金、“华工激光”奖学金等24项企业奖学金,为企业助学,主要奖励品学兼优学子。

4、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信用方式发放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国家财政给予贴息,以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等,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学生在报到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 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并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事宜。

5、勤工助学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参加校内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津贴。

(记者 吴宝洪 何可 尹华正  实习生 刘艳 张子渝)

信息来源:长江新闻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