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已沦为“艾滋病”重灾区

提到艾滋病,你是否会心生恐惧,谈艾色变?

目前,中国有多少艾滋病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疫情是否在快速增长?又有哪些防控手段?

2018年11月23号,国家卫健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爱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披露了一组数据,在2017年,中国有3077例学生感染艾滋病……

在陕西省疾控中心公布的一份数据中,列举了感染艾滋病最多的前25名高校的名单。

排在第一的是西北政法大学,有19例。其次分别是:长安大学、西安外国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分别是:18、16、15、13、13、13例。

在17年公布的一组数据中,我国年度新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艾滋病10%的“重灾区”认定感染红线值……

中国有多少感染者?

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

“目前还有约30%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也就是从检测的角度来说,还没有接受检测,还不知道感染状况。”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强调。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中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

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海淀疾控”,曾公布了学生艾滋病患者的感染案例,希望能用他们曾经的惨痛经历与不幸,来警示人们。

男,21岁,大三学生

感染经历:因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到地坛,主动监测HIV抗体,初筛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受大学同学邀请一起出去玩,在一个会所中和台湾、新加坡来得朋友吃饭、唱歌,后在朋友推荐下尝试性兴奋药物,发生群交。

男,19岁,大二学生

感染经历:因肛门出血到医院就诊,一个月后复诊检测发现HIV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和同学一起到酒吧喝酒唱歌,喝醉了,第二天醒来发现就剩自己一个人,因屁股痛,一摸全是血,后到医院就诊。

某女,研究生,24岁

感染经历:在医院就诊时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大学期间曾交过2个男友,曾怀疑其中一位男友有吸毒经历,并与其发生了无保护性性行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大众谈艾色变,甚至恐艾,一部分原因是对艾滋病的恐惧,另一部分则是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了解。

那艾滋病在中国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从传播途径看,在中国,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数据显示,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异性传播为69.6%,男性同性传播为25.5%。

性传播作为中国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波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青年网对全国160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606名大学生中,89.23%的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其次是学校教育、校园宣教活动等,各有68.06%、62.33%学生选择。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多元,但网络是最主要的渠道。

关于艾滋病,大学生希望了解哪些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85.74%的大学生希望“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要点

NO.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尚不可治愈。艾滋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给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负担。

NO.2

艾滋病通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蚊虫叮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NO.3

性行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剂以及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NO.4

感染了性病可増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感染性病后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NO.5

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遵守性道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NO.6

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

NO.7

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需了解感染状况,应该到疾控中心、医院等机构,或者通过购买试剂进行检测。

发生高危性行为或被艾滋病人侵犯后,可在72小时内自救!

艾滋病是有阻断药的!被艾滋病人侵犯后,2小时内及时进行预防性用药的效果最佳,阻断成功率在99%以上。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