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今天,武汉人又将迎来
一年一度的盛大水中狂欢
第45届武汉渡江节拉开战幕!
今日天公作美
但选手们仍面临不小挑战
长江武汉关7时水位达26.17米
突破25米设防水位1.17米
由于未达到27.3米的警戒水位
现有的水文条件仍可开赛
但水位上涨、水流较急
此次渡江节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但是 丝毫没有影响到参赛者们的热情!
来自15个国家的53名选手获得抢渡赛资格,他们将从武昌汉阳门下水,抢渡约1800米的距离,在汉阳南岸嘴登陆。随着开赛枪响,“泳”士们出发了!
经过激烈的竞争,抢渡赛男子组冠军出炉,18岁的武汉伢张子扬以12分47秒的成绩获得抢渡赛男子组冠军,打破外国选手此前3年对冠军的垄断。张子扬来自于湖北省游泳队,也是去年渡江节男子组的亚军,同时,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武汉水上马拉松上,获得10公里专业竞技游比赛男子组冠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2岁的牛潇潇以 14分43秒的成绩,夺得抢渡赛女子组冠军,今年也是她第三次参赛,她去年以15分15秒获得抢渡赛女子组冠军,此次夺冠刷也新了她之前的成绩。
女子16人下水,成功完赛仅8人
男子37人下水,成功完赛仅18人
一半选手被刷,难度可见一斑
现场还有女选手因挑战失败失声痛哭
而竞渡选手比的是速度
群众方阵也同样激情四射
35个方阵,2000多人
最小队员才14岁
今天 江城为你们骄傲!
渡江节为何是7月16日?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对于家门口的这条大江,
武汉人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在武汉,渡江的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的宋代。当时,每逢盛事,武昌城下,常有善泅健儿结队成群,手挚五彩旗,出汉阳门,搏击长江,顶风踏浪如履平川,或打鼓泅,或踩水,或扎眯子,两岸观者如潮,欢声雷动。这是各种文献史料中,目前能够查到的武汉人搏击长江的最早历史。
民国时期,武汉民间节日嬉水夺标活动形成传统。
到上世纪30年代,全市性的小型横渡长江竞赛活动初具规模。
1956年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首次畅游长江,之后乘兴写下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成为武汉举办渡江活动的强大动力。
同年6月24日、30日,武汉市分两批举办首届横渡长江竞赛。从此,横渡长江活动成为江城传统,但举办日期并不固定。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以73岁高龄,在武汉最后一次横渡长江。之后,“7·16”被确定为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念日。
从1956年至1992年,武汉共举行26届横渡长江游泳竞赛。
1993年,武汉首次举办国际渡江节。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组成武汉渡江史上第一支“国际方队”。此后的历次渡江活动,都带着国际范儿,武汉渡江节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世界。
1993年起,每年7月16日被正式确定为“武汉国际渡江节”。
因汛期抗洪抢险任务重,渡江活动曾中断4年,2001年恢复举办,到今年已是第45届。
今年的武汉国际渡江节选手名字墙
影响从武汉游向世界
武汉国际渡江节的起点,位于武昌的汉阳门。今日,这里又一次成为吸引世人目光的焦点。
来 自 英 国 的 Tim Gibert,是被武汉渡江节吸引的众多外国人之一。昨日,他来到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的塔子湖全民健身中心,领取了渡江节装备。他介绍,他来中国5年多,其中3年多在武汉生活。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张英博。“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希望在中国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生活,增加阅历。我认为渡江节是武汉市最有名的活动。为了横渡成功,我参加了很多次训练,方阵的队友对我帮助很大。我希望能够独立游完,可不想被人‘捞’起来哦!”说完这句话,张英博哈哈大笑起来。
武汉渡江节越来越有国际范了。参加今年抢渡赛的99名选手中,31人是外籍人士,占总数近三分之一。他们来自14个国家,渡江节的影响可见一斑。
江城因水而名。“到中流击水”体现了武汉人乘风破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武汉渡江节是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而有序的赛事组织、后勤保障,让渡江节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武汉的一张灵动、隽永的名片。
去年的武汉国际渡江节上,横渡选手下水
近几年渡江节情况
2018第44届武汉7·16渡江节
47个业余方队中,武汉本地方队31个,外地方队16个。外地横渡选手分别来自孝感、潜江、长沙、南昌、南京、新乡、太原、温州以及港澳台等地。2018年渡江节横渡方队中出现了新面孔,一是由武汉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方队,一是100人的雄安新区方队。
74名专业运动员,则参加了汉阳门至南岸嘴1800米的个人抢渡赛,其中外籍运动员30名,分别来自瑞典、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家。由于水速较快,不少外国选手未能完赛,上岸后直呼“好难”。男子抢渡组39人下水,9人成功登岸;女子组35人下水,5人成功登岸。最终,瑞典小伙埃里克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牛潇潇分获男女组冠军,成绩分别为12分17秒和15分15秒,各获2万美元奖励。
2017第43届武汉7·16渡江节
来自世界各地的5300余名游泳达人逐浪长江。在抢渡比赛中,36名选手中17人完赛,来自瑞典的选手克里斯蒂安·阿克塞尔·埃里克隆和武汉小丫朱瑾分获武汉国际渡江节个人抢渡赛男女组冠军。在横渡环节,51支横渡方阵全部成功登岸。
2015第42届武汉7·16渡江节
2015年,3500多名中外游泳好手逐浪长江。其中,由10个湖北省外城市单独成建制组成的方队成员共计千人,创下了历年来参加渡江活动外地选手最多的纪录。最终,瑞典选手西门·涂菲克·万娜和德国选手艾琳·戴娜,分获武汉国际渡江节个人抢渡赛男女组冠军,打破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垄断格局。
历届渡江节之最
【最温馨】
1996年第30届武汉渡江节,77岁的晁婆婆带着五个儿子、五个孙子、一个重孙参加。他们举着“四世同堂”的牌子畅游长江的场景,成为武汉渡江史上的佳话。
【最艰难】
2010年武汉渡江节举行期间,长江水流均速达1.59米/秒,尤其是长江大桥2号桥墩处,流速更是高达2.26米/秒。选手们需要付出更多体力对抗湍急的水流和漩涡。搏浪长江,击水中流,这正是横渡长江的最大魅力。
【最牛人】
武汉小伙江欢生长在长江边,他不仅水性了得,也深谙长江武汉段的地理和水文情况。在2010、2011、2012年的武汉渡江节上,他连续三年蝉联冠军。
【最激烈】
2015年武汉国际渡江节群星云集,参赛选手有前奥运会100米蝶泳冠军、瑞典选手拉尔斯·弗洛兰德,前奥运会100米蛙泳冠军罗雪娟,“亚洲蝶后”、世界冠军周雅菲等。最终,瑞典选手西门·涂菲克·万娜、德国选手艾琳·戴娜分获个人抢渡赛男女组冠军,打破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垄断格局。
太阳再毒,温度再高,
也敌不过武汉人的热情!
明年渡江节,我们再约!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