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武汉成功申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北京时间6月27日,在瑞士举行的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第57次会议上,武汉代表中国成功申办2021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点击看视频)

武汉的申办成功,意味着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之后,首次成功申办缔约方大会,这也将成为2021年我国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武汉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办公室主任 吴旻:届时17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湿地专家和官员,会把他们湿地保护的经验带到湿地之城武汉,会进一步推动武汉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提升。

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项目组负责人 雷刚:武汉是百湖之市,湿地率达到了近20%,这与其他国家的任何大城市相比,都是遥遥领先的一个数值,在湿地保护当中有很多具有世界创新意义的保护成效。

《湿地公约》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湿地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结于1971年,是全球第一部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至今已有170个缔约方,其宗旨是“通过地区和国家层面的行动及国际合作,推动所有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此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1980年公约在意大利首次召开会议以来,缔约方大会便成为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一般每三年召开一次,至今共召开了十三次。按照惯例,参加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人员主要为各缔约方政府代表团、相关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人员等,总人数约1500人。

各缔约方一般由部级官员率团参会,东道国国家有关领导人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缔约方大会主要负责回顾公约过去三年的执行情况,审议公约发展战略、预决算及行政改革等事宜,研究《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增补和修改,讨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变化情况,通过各缔约方或公约常委会等提交的有关促进公约执行的建议和决议。

湿地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共有5360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4667万公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通过加快制定湿地保护法、发布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湿地调查监测、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措施,全面强化了国内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武汉的湿地资源

WETLAND RESOURCES

武汉作为全球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能够成为此次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东道主,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武汉拥有:

1处国际重要湿地

蔡甸区沉湖

2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蔡甸区沉湖、新洲区涨渡湖

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陂区草湖、黄陂区武湖、江夏区上涉湖

4座省级湿地公园

蔡甸区索子长河、蔡甸区桐湖

江夏区潴洋海、黄陂区木兰花溪

6座国家湿地公园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

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

有去年曾在抖音爆红的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涨水为渡,落水为湖”

▲这里栖息着近万只白鹭、红嘴鸥、鸬鹚等水鸟

在武汉

还有很多湿地公园

可供大家去亲自体验~

1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洪山区珞瑜东路619号吹笛景区内

素有「世界绿心」之称的东湖,拥有一座国家级的湿地公园。2.6平方公里的湿地,虽不算大,但是以原生态森林群落为主,古树参天,蓊蓊郁郁。

白蜡、红豆树、金桂、垂直重阳木、古朴……它们的年龄都可达200岁以上。呼吸吐纳之间,皆是自然的馈赠。

湿地公园中设有七大观赏区。沿湖而行,一侧是碧波万顷的湖水,一侧则是古树绿荫。移步换景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2

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东西湖区金山大道金银湖湿地公园

作为离中心城区最近的一座湿地公园,金银湖湿地公园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姿态。

它是一座以水生植物为主的、自然生态郊野型湿地公园。植物品种达188种,常年鸟类有十余种,并已形成种群。

闹中取静的金银湖俨然一个天然氧吧。步行至此,顺着廊桥走过去,低头便可见水草浮动,抬头则可见鸟儿翻飞。

3

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蔡甸区彭家山头58号

110公里郊野绿道,环绕着2089公顷的后官湖湿地公园,是一块原生态湿地,也是武汉最大的一座湿地公园。

公园里有水鸟、林鸟近百种,还生存着鯮、鳤、光唇蛇鮈、长吻鮠4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华南兔、狗獾、猪獾、小麂4种省级保护兽类。

穿行其中,湖光相随,不时飞起白鹭、野鸭等禽类,还可能有兔子、獾追车疾走,这是后官湖风景独好的生态。

4

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东西湖区柏银路北50米

「柏泉山下是湖边,两岸深林散晚烟」,隐居在此的民国诗人汪品三,曾如此称赞杜公湖的景色。

夏日里柳条垂丝,秋日芦苇摇晃,倒映在水中。水面时见白鹤翩然起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也栖息在这里,脚掌不时在水波中划出纹路。

杜公湖上的两座桥,一座连接柏银路、一座连接武汉外环线,登上桥头向南,只见沿湖垂柳含笑;向北,则看到一湾清渠往东流去。

5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江夏区灵杰路2号

藏龙岛湿地公园,只听名字便已觉非同寻常。位于江夏区东部,与汤逊湖和梁子湖一衣带水。

呈爪牙状的三个半岛,“侵入”汤逊湖,形成四个湖汊,是藏龙岛湿地公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公园以湖泊为主,分布着少量沼泽。6000亩的规模,有着植物152种,鸟类59种,是众多珍稀野生水鸟的乐园。

夏天时,近湖岸处生长着成片的菖蒲与荷花,苍鹭、水雉轻点湖面振翅而飞。「遗世而独立」,大概就是藏龙岛湿地公园里动植物的模样。

6

安山国家湿地公园

地址 | 江夏区安山街道安山湿地公园

安山湿地公园的前身是「枯竹海省级湿地公园」,因湖边生长着一丛丛枯黄色有竹节的芦苇而得名。

约5000亩的湖面,最衬夕阳的红色柔光。至少需100-150年才能形成的「红穗薹草」长在滩涂上,是许多鸟儿钟爱的食物。

灰鹤、穿山甲、野莲、野菱等多种动植物生长其中,是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宝库。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都有130余种候鸟会飞到这里来越冬。

从古云梦泽到江汉平原,河流和湖泊,是天赐武汉的礼物。这座“湿地之都”,浸透着水的灵秀与温润,万千物种赖以为生。

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国际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这里繁殖;江豚全球濒危,却嬉戏于长江天兴洲畔,“水中活化石”中华鲟则是第七届军运会吉祥物“兵兵”的原型。

而“湿地之城”的形象、“湿地公约”办会的资质,都足以说明武汉的生态成就。“湿地”是武汉的一张城市名片。它维持着自然的优雅与平衡、和谐与共生。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 | 请联系在线客服

监制:郭小容

编审:吴博军

记者:林如峰 杨慧华

编辑:梁意

部分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