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东湖绿道150多种花卉打造“梦幻花径” 牡丹园迎来最佳观赏期

客流量突破历史新高、一天之内央视两度报道……今年春天赏花季,东湖樱花园作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典范”受到密集关注。当樱花季渐近尾声,经过景观提升后的油菜花、牡丹花无缝接档,马鞍山森林公园绿道沿线各种鲜花造景,百花齐放的东湖已不仅仅是“世界赏樱胜地”,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赏花胜地”。

樱花园荣登全国赏樱季主题榜

近日发布的2019大众点评“必玩榜”中,东湖樱花园荣登全国赏樱季春季主题榜。近年来,东湖樱花园在全国受到的关注度逐年提升,“东湖夜樱”已从无人知晓发展为国内享有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夜游品牌。3月21日,新华社官微以《今日春分,十里芳菲入梦来》为题,点赞东湖春日美景。3月27日,新华社客户端又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40分钟的直播,展现“东湖夜樱”的光影魅力。3月29日,央视再次在同一天两次报道东湖樱花园。

据统计,今年赏花季周末最高峰,东湖樱花园单日游客量近10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

牡丹园内“七花齐放”春满园

4月2日,东湖牡丹花会开幕,200余种、3万余株牡丹争奇斗艳,珍贵的绿牡丹“春柳”、最黑的黑牡丹“初乌”、色如白玉的牡丹“香玉”、花朵呈两种颜色的“花二乔”等在东湖牡丹园一展芳容。

在植物配置上,东湖牡丹园讲究开花时间上的搭配、空间上的协调,与牡丹同期盛放的有桃花、棣棠、垂丝海棠、樱花、花毛茛、木绣球,在牡丹园可以欣赏到“七花齐放”春满园的盛景。此外,东湖牡丹园的美人梅、茶梅、白玉兰、紫玉兰、茶花、梨花、迎春花、杜鹃花、二月兰、洋牡丹等各色花木、花卉汇聚一堂,此起彼落,花开不断。

“梦幻花径”刷新武汉赏花图

春日的东湖绿道,随处可见花的海洋。东湖绿道上的团山隧道进出口处,花团锦簇,绿化带上鲜艳的红叶石楠、桃花和三色堇等花卉绿植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在马鞍山森林公园东门附近,一处由150多种不同时令的花卉打造出的花径,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修复工作,盛放后将为武汉赏花图贡献全新的“打卡胜地”。

在东湖樱花园,身着彩色衣服的游客与绚烂樱花共美 张传明摄

“这里70%的花卉都是本地植被,我们园艺师根据这些花不同的特性和色彩,进行合理搭配,让游客在不同节令能欣赏到不同的花景。”马鞍山苗圃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昭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5月到10月是花径花开品种最多的6个月,“百子莲、金叶石菖蒲、松红梅、映山红、绣球花等即将开放,5月花径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景象。”

除了精心装点的“梦幻花径”外,马鞍山森林公园森林道上,蓝色的矢车菊、长得像迎春花的云南黄馨、星星点点的红花酢浆草等,在绿道两旁迎风招摇。马鞍山森林公园园林科高级工程师高立刚介绍,森林道旁的绣球花、金丝桃、杜鹃花等将在4、5月陆续开放。

“花海寻美”摄影大赛惊艳连连

即使今年梅花季落幕、樱花季接近尾声,东湖春季摄影大赛征稿依然火热。众多樱花大片尽展世界级花海美景,令赛事评委惊艳连连,感叹“凝固了东湖花海最绚烂迷人的永恒瞬间”。

东湖风景区联合长江日报正在进行第二届“花海寻美”东湖之春摄影大赛征稿,大赛延续花卉、航拍、风光、人物、运动生活五个图片组别,其中一等奖5名,奖励1000元。参赛者可将作品发送至投稿邮箱838569892@qq.com,并在邮件中注明“投稿组别+作品标题+作者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并提供真实完整的拍摄时间、地点、摄影参数信息。 (长江日报 记者傅雪婴 刘帅 实习生宁秀梅 通讯员邹卉 谢彩云)

东湖牡丹园“七花齐放”,3万株牡丹迎来最佳观赏期

阳春时节,百花竞放,雍容华贵的牡丹在春色韶华中艳冠群芳。4月,东湖牡丹花会拉开序幕,景观提升后的东湖牡丹园惊艳亮相,园内数十种春季名花交替绽放,精心装点的牡丹园林尽显江南神韵,更有名家书法为牡丹园增添文化底蕴,带给市民游客多重赏花体验。

3万余株牡丹交替绽放 春季名花齐聚牡丹园

9大色系,10大花型,东湖牡丹园内200余种、3万余株牡丹争奇斗艳,珍贵的绿牡丹“春柳”、最黑的黑牡丹“初乌”、色如白玉的牡丹“香玉”、花朵呈两种颜色的“花二乔”等在东湖牡丹园内一展芳容。

牡丹盛开。通讯员彭冲摄

在植物配置上,东湖牡丹园讲究开花时间上的搭配、空间上的协调,园内植被参差叠落,郁郁葱葱,与牡丹同期盛放的还有桃花、棣棠、垂丝海棠、樱花、花毛茛、木绣球,在牡丹园可以欣赏到“七花齐放”春满园的盛景。此外,东湖牡丹园的美人梅、茶梅、白玉兰、紫玉兰、茶花、梨花、迎春花、杜鹃花、二月兰、洋牡丹等各色花木、花卉汇聚一堂,此起彼落,花开不断。

在景观打造方面,东湖牡丹园将散栽的260平方米杜鹃花移栽至牡丹亭旁的杜鹃坡地,形成杜鹃花海的壮观景象;原本为牡丹花遮阳的遮阳棚已拆除,种植海棠花“植物遮阳”,灿烂的海棠为牡丹撑开了一把“花式遮阳伞”。

32吨景石装点牡丹园 江南园林里北国花开

在园林布局方面,东湖牡丹园将江南园林的流畅娟秀与北国花王的雍容华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云雾缭绕的池塘、参差叠落的植被、气势磅礴的景石,还有点缀其间的名家摩崖石刻、牡丹传说雕像、名木古树,共同打造出精巧的园林景观。

牡丹园内晚樱绽放。通讯员彭冲摄

园内牡丹亭原有的栅栏已拆除,新增的32吨景石与牡丹完美融合,让人眼前一亮; 350平方米地面重新铺整,在桂花树下铺上木制平台,栽种350棵牡丹,用汉白玉雕刻出2.1米高的李白雕像,花、景、人在园内融合成一处处独特景观。

名家书法彰显文化底蕴

书法名家陈义经老先生与东湖牡丹园有着不解之缘,牡丹园内多处匾牌、楹联、诗碑均出自先生手笔。为纪念陈老为牡丹园作出的贡献,特制作了陈老1:1的铜像放置于南门入口处。铜像刻画出陈老92岁高龄模样,精神矍铄,手持毛笔,提笔完成“武汉东湖牡丹园”七个大字。

牡丹园内晚樱绽放。通讯员彭冲摄

此次东湖牡丹花会票价65元/人次, 60岁以上不满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可享受优惠30元/张;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入园。(长江日报融媒体记者傅雪婴 实习生宁秀梅 通讯员邹卉)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