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戴口罩,高发期来了

春天的黄石,百花竞放

出门踏青赏花成为大家的不二选择

但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

身处花海,却成了“渡劫”

尤其对于孕妈妈和小宝宝来说

情况更糟

如何在美丽的春天

保护好“敏妈”“敏娃”?

听一听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怎么说

带“敏娃”赏花,要做好三件事

全家出门春游后,过敏的宝宝全身肿成了猪头,这是近日黄石市妇幼保健院过敏反应科接诊的一起案例。这是怎么回事呢?春天过敏宝宝还能出门吗?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吴疆表示,对于过敏的宝宝来说,春季带孩子外出后出现症状加重的机率是非常高的。这是由于春季的花粉浓度爆表,家长如果不做好防护就带过敏宝宝去赏花,相当于在伤害自己的孩子。

吴疆提醒,赏花要注意时段,首先要了解“死亡时刻表”,晴天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花粉的浓度飙升,出门就相当于“过敏炸弹”,另一个时间段是雨后,雨后会有霉菌,雨后赏花将是霉菌孢子和花粉的“双重暴击”。

带过敏体质宝宝赏花,一定要做好下面三件事情:首先是带护目镜和防花粉口罩,再喷一喷儿童专用的鼻用阻隔剂;第二个是赏花回到家以后,立刻用盐水漱口或者用盐水洗鼻子,选择清洗力度大且比较温和的海盐水;第三个是外套不要进卧室,用烘干机60度杀灭花粉。“春天对过敏的宝宝来说是‘战场’,宝爸宝妈要学会做好后勤工作,保护好‘敏宝宝’”吴疆说。

孕妈过敏增多,如何防护与缓解?

近段时间,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也迎来了一波过敏的孕妈妈,症状大都是眼睛、喉咙、鼻腔难受不已,咳嗽无法入睡。孕妈妈们不敢用药,不知道哪些药物可以使用减轻自己的痛苦。对此,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邹胜珍进行了科普。

邹胜珍表示,春季妊娠期过敏的常见诱因有花粉,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或哮喘等,花粉浓度通常在晴天、干燥、有风的天气达到高峰; 尘螨与霉菌,春季潮湿环境促进尘螨繁殖,室内积尘或空调滤网未清洁可能加重过敏,南方梅雨季节霉菌滋生,可能诱发呼吸道或皮肤过敏;紫外线与温差,随着气温的升高,春季紫外线增强,孕妇皮肤敏感度升高,可能出现日光性皮炎或荨麻疹,昼夜温差大,冷热刺激可能加重鼻黏膜敏感,引发鼻塞、打喷嚏。

妊娠期过敏具有“双重特殊性”,一方面,孕期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更强烈,部分孕妇孕前无过敏史,但孕期首次出现过敏症状(如妊娠期特应性皮疹)。另一方面,用药受限,多数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在孕早期(12周前)。  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相对安全,但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如何有效进行安全防护?出现过敏症状后有哪些缓解措施?邹胜珍提醒孕妈妈们,要减少接触过敏原,建议外出时戴N95口罩、护目镜,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花粉高峰期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床单被褥(60℃以上热水清洗杀螨)。

要温和护理皮肤,选择无香精、低敏的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成分),避免抓挠皮肤。紫外线较强时,使用物理防晒(遮阳伞、帽子)或孕妇专用防晒霜。

饮食调节 ,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如芒果、海鲜),慎食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 适当补充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兰花)和Omega-3(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

对于妊娠期过敏

邹胜珍给出了安全用药建议

轻度症状:优先局部冷敷、生理盐水洗鼻等物理缓解方式。中重度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妊娠B级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禁用药物:避免苯海拉明(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伪麻黄碱(影响胎盘血流)。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持续加重,影响睡眠或日常生活;出现喘息、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严重反应;出现皮肤大面积红肿、渗液或感染(如抓破后化脓)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当出现过敏症状,要避免过度焦虑,过敏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但长期焦虑可能影响母婴健康;谨慎尝试偏方,如艾草熏蒸、不明成分的中药贴敷可能刺激孕妇或胎儿。

邹胜珍强调,春季妊娠期过敏需以“预防为主,谨慎用药”为原则,通过减少接触过敏原、加强防护和科学护理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务必在产科和过敏科医生共同指导下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内容提供:张丹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