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药店黑幕!卖药的可能只是收银员!更令人气愤的是…

药店是人们生活离不了的

然而一些药店为了自身利益

往往暗藏猫腻!

常州人要警惕!

全国普遍!给你推荐药物的可能都不是药师

根据有关规定

药店要根据规模大小

配备一定数量执业药师驻店

为患者买药进行指导服务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实际药师驻店政策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央视曝光:许多药店根本没有药师在岗

7家药店仅1家有药师

有记者曾走访7家药店,发现仅1家药店悬挂药师证,药师本人也在店指导,2家药店悬挂药师证件,不见药师身影,4家药店既没悬挂药师证件,也不见药师,药店销售人员大都称店内没有药师指导。

仅三成药师在岗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访数十家药店发现,仅有30%的药店有执业药师在岗。

在一些药店,店内醒目位置悬挂着执业药师的证照,但却很难看到驻店执业药师的身影。而且执业药师不在岗的情况下,未经任何人审核,记者就可以轻松在药店买到处方药。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

为何药店只见药师证不见药师人? 答案:这些证是租来的!

为什么药店只见药师证不见药师人?真相是这些药店根本就没有执业药师。

执业药师证是花钱租来的,业内俗称“挂证”。出租药师证已成业内“潜规则”。出租药师证给药店一年可获利3000元,出租执业药师证一年可获利6000元。

1药店:为了节省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开药店必须有药师证,而正好一些持证人也希望出租闲置的证件,从中赚取利润。”

药店租用药师证,也是为了节省成本。租用一个药师证一年几千元。但如果请药师到店指导,每月的工资肯定高于普通营业员,这也是很多药店只租证不用人的原因。

2执业药师:为了获利

以“执业药师证”为关键词,在某信息平台搜索时,能发现大量求租和租赁证件的信息。

有媒体记者随机切换数个城市,发现各地均有挂证信息,不少发布者还附上了自己证件的照片,并希望挂靠地在所处城市周边,费用从5000元到上万元不等。

所以,真正在药店里跟你推荐药品的人,可能只是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或商场促销员,经过几天“业务培训”,就能上岗给患者推荐药物了。

药厂销售人员还会冒充药店人员!

另外,药店中一些穿白大褂的服务员中其实有很多都是药厂安排在药店内的促销员。在药店中,哪种药卖得好,完全取决于厂家促销员。

没设立促销员的药品厂家会以给柜台班长和营业员促销费的方式,使自家药品得到照顾。回扣给得越多,班长和营业员就会更卖力地帮忙推销。如果有顾客不买账,他们就会谎称顾客要买的药没货了。

药店“租证”等于谋财害命!

卖药的不懂药,而持证懂药的却不在岗。其结果是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按规定,执业药师不在岗时,禁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可是,这一规定在一些药店却形同虚设。

所以,给你推荐药物的

可能根本不是懂药理的药师!

此外

部分药店还常有这些猫腻

都要警惕!

药店常有的8个猫腻!所有人警惕

1

你买到的,不一定是药

去药店买药时,药店销售员大都会同时给你推荐好几种。比如你感冒了,药店销售会同时给推荐:治疗感冒的药、缓解感冒症状的药、加速感冒痊愈的药、甚至还会搭上一些维生素C一起卖给你。

其实,这些药店销售员推荐给你的“药”,有些根本不是药,很可能是保健品!

因此,买药时一定要看清药盒上这四个字——“国药准字”,国内所有正规药品,都会标注“国药准字”。如果没有就不必要买!

2

喜欢卖中药,中药价格往往高于西药

大多数药店更喜欢卖中药。治疗相同病的药物,西药和中药的进价可能都不高,但是一上架,中药价格往往高于西药。

据一位资深药师透露:中药里,如果只更换其中的几味药,其治疗效果变化不大,但仍会被视为一种新药。国家并没有针对每味药实行价格标准,一些小药厂就会钻价格空子,以谋取更多利润。所以,药店也更喜欢卖利润更高的中药或中成药。

3

摆在显眼位置的药利润高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药店首先也是商店,先是为了赚钱。”

为了吸引顾客,一般会把价格高、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低利润的则摆在犄角旮旯。有时,营业员会把高利润的药物在销售单上做记号,方便向顾客推销。

4

强烈推荐的,可能是快过期药

一些药品存在临期现象,所以快到期药品尽量放在明显位置,并且营业员竭力推荐。

因为药品过期则不能上架销售,损失由药店担负。自然,快要过期的药,便被抢先销售给顾客。所以,大家在买药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

同一类药先推销小品牌,利润高

同一类药物在柜台能找到多则十几种不同厂家、规格的产品,售价各不相同。营业员推荐小品牌药,原因很简单!因为利润高——尤其是“乙类”药品。小品牌的药物进价比大品牌的低,售价却与大品牌相当,甚至更高。

一些品牌药利润比较小,有时还被限量销售,营业员一般是不会推荐的,除非顾客点名要。

6

按症状销药,几个症状搭配几种药

有记者暗访时曾发现,药店一般要按症状来销药,一个病会有好几个症状,那药店就会卖好几种药。

举例:“比如说妇科病,一般是七天一疗程,至少三个疗程。如果顾客只买一个疗程,就告诉她不会特别见效,叮嘱她下个月、再下个月都要用药。一个是提醒她,另一个可以促进后期销售,同时还给她一种危机感,让她重视自己的疾病。”

7

通过不知道药物名称,欺骗消费者

去药店买药,药本身不是我们需要的,但有些销售人员可能会用这个名字欺骗消费者购买药品,因为客户不了解这些知识。

例如,牛黄消炎片,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但店员将其作为西药的“消炎药”出售。如果客户感觉不对,他们会解释,中药副作用小。

8

代煎中药,克扣名贵药材

江苏扬州一名药店员工曾向当地媒体爆料称,其在一家药店从事煎药工作20年,去年11月份,一名患者来到药店向他反映,该药店最近煎出的药味比以前淡了很多。

据该员工介绍,煎药工在煎药时缺斤短两,克扣病人药材,在行业内是普遍现象。

因此,大家买药时要擦亮眼睛

避免不不要的损失

记得扩散给身边人

让更多人知道!

警惕药店乱象!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