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胀、反酸、便血...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
让各种各样的“肠胃不舒服”频发
多数人习惯忍一忍
殊不知
一时放松警惕
很可能给胃肠道乃至全身埋下肿瘤“祸根”
要知道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前五中
消化道肿瘤就占了三个
该如何应对消化道肿瘤呢?
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消化道肿瘤?
如何更好地做好预防?
消化道肿瘤不容小觑
“消化道癌症”是食管癌、胃癌、肠癌等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统称。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发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有3位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大家的印象中,恶性肿瘤基本上等同于不治之症。其实,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取决于发现的时机,早期胃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超过90%,II期为66%,晚期仅为14%。因此,消化道肿瘤防治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消化道肿瘤有哪些常见症状?
消化道早期肿瘤往往是无特异性的症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注意:
早期肿瘤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但常出现腹胀等腹部不适;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乏力、疲惫等;
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
进食不畅,感觉有受阻的感觉,尤其是进食硬食后明显;
经常腹泻或者便秘,大便颜色改变,出现黑便、便中带血。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消化道肿瘤?
遗传因素
有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成员比一般人群发病率更高。
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这种细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我国常见的饮食方式多为共餐制,可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及时根除有可能会引起胃癌。
不良习惯
长期吃腌制、油炸类、过咸或者霉变食物;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久坐等,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进而诱发消化道肿瘤。
如何及早发现消化道肿瘤?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检查手段,也被称为消化道肿瘤的“侦查眼”和“探雷器”。消化内镜检查包括:
● 白光内镜:包括普通胃肠镜检查(即清醒状态下胃肠镜检查)及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用来常规检查;
● 放大+电子染色内镜:内镜显像可将病灶放大100倍以上,可以更加高清观察消化道病灶表面腺管结构,同时辅以特殊光来观察病灶表面微血管,该内镜常作为消化道早癌精准筛查;
● 超声内镜:即在内镜前端加B超探头,用以辅助判断病灶的深度。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平均风险人群
40岁以上需进行胃镜筛查,45岁以上需进行肠镜筛查。
高危人群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来自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
有消化道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黑便、血便等);
患有消化道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食管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上皮内瘤变等);
具有消化道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大量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食物等)。
胃肠镜检查前的注意小事项
胃镜检查/治疗前一天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晚上8点开始禁食,10点开始禁水,要求至少空腹8小时以上。
肠镜检查/治疗前1-3天进食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推荐食物有白粥、面包、面条、肉馄饨、豆制品等,检查前一天不食蔬菜和水果。
肠道准备:福静清+柏西(祛泡剂)。检查前一天晚上8时喝第一包泻药,(无糖尿病者可自备脉动、佳得乐等运动型饮料充饥),检查当日早晨4点喝第二包泻药,5点喝第三包泻药(检查时间不同,口服泻药时间也不同,具体时间护士会在您预约时讲解)。一包泻药用1000ml温水冲服。待肠道准备完成后(大便为清水样),口服一瓶西甲硅油,用1:1温水冲服。
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镜检查,是指在检查之前麻醉医师运用丙泊酚等药物进行静脉麻醉,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立即能苏醒。
相比普通胃肠镜,无痛胃肠镜检查更舒适,损伤小;也使医生更加容易地完成各种操作(包括活检、染色、放大观察),缩短检查时间,更加容易发现微小病变,避免患者因恶心、呕吐等不适引起干扰。
早期消化道肿瘤如何治疗?
如果发现反复不愈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行内镜下切除病灶治疗。发现消化道癌的患者,早期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ESD),中晚期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化疗。
早期癌症内镜治疗后,在术后3、6、12个月定期内镜随访,并行肿瘤标记物和相关影像学检查,让肿瘤“无处可藏”。
消化道癌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早发现。如果能在早期通过胃镜肠镜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或者早癌,就可以通过内镜操作完整去除病变组织,不开刀,痛苦小,恢复好,且生存率高。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的预防
❶ 饮食结构合理,荤素搭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烧烤、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❷ 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❸ 定期体检,不仅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胃肠镜检查,大于40岁普通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