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武汉人的国潮元宵节

仿佛回到了古代,和古人们一起过年。

2月13日晚

武汉园博园、汉口里

花灯璀璨,人声鼎沸

众多市民前来

游园、观灯、闹元宵

记者胡九思 摄

记者李永刚 摄

重回汉唐赏霓裳舞

听一场大宋的风雅礼乐

亲临大明四大才子的诗画会

……

2月13日,记者在园博园汉口里

提前体验最国潮元宵节

不少市民赞叹很精彩

仿佛穿越了一般

记者李永刚 摄

在武汉园博园

高达15米的“虎虎生财”

博虎造型气模灯

让人一走进园区

就感受到热闹的年味

记者胡九思 摄

“博虎”这一形象多变的主角

出现在园博园各处

据介绍,“博虎”是以长江文明馆

馆藏的华南虎标本为原型

打造的符合虎年特点的IP卡通形象

欢乐可爱,元气满满

记者喻志勇 摄

记者喻志勇 摄

园博园新春游园活动

主要分布在汉口里、众乐苑、

长江文明馆三处进行

其中汉口里采取

行进式民俗体验的方式

游客可与演员互动

穿越“唐、宋、元、明、清”朝代

体验不同朝代历史文化

记者喻志勇 摄

2月15日元宵节当天

园博园东广场还将开启

惠民汤圆免费赠送活动

汉口里“提灯猜谜”现场

市民游客可扫码参与赢礼品

吃了五芳斋的汤圆才算过完年。

记者李子云 摄

“吃了五芳斋的汤圆

年就圆满了!”

2月13日早上7点

位于中山大道的五芳斋总店

从武汉三镇赶来的

200余位顾客排起长队

等待着熟悉的、怀念的老味道

——一年卖一回的

五芳斋招牌叠式汤圆

来自武昌的徐先生告诉记者

每年元宵节前

到汉口排队买五芳斋汤圆

已成为他们家过年必须完成的仪式

“吃了50多年,不能中断的,

除了地道的老味道,

还有记忆和乡愁。”

记者彭年 摄

五芳斋第34届汤圆节

于1月24日正式开幕

吃了五芳斋的汤圆才算过完年

仍是武汉市民的过年“口头禅”

从青山过来的肖女士

也是一大早就来排队

“叠式汤圆是手工现做,

有妈妈的味道,

好东西是需要时间等待的。”

记者周满珍 摄

为了保证排队的体力

还有市民到附近租小板凳

累了就轮流坐一会儿

有路过的市民

也被热烈的年味感染

好奇地隔着透明的玻璃

观摩师傅现场制作

传说中的叠式汤圆

感受老字号制作工艺的讲究

记者彭年 摄

五芳斋汤圆制作技艺

非遗传承人李杰介绍

叠式汤圆制作复杂

需要人工搓好汤圆内芯

放入机器里翻滚

像“滚雪球”一样来回近20遍

圆润瓷实,寓意好,口感更好

不少文化里的“老武汉”

借着年节仪式感

越来越受市民喜爱

如老字号汪玉霞的现炸酥京果

便是武汉人年货必备

此外,汉绣产品杯垫、屏风等

因为喜庆、寓意吉祥

又有非遗文化加持

不少市民在春节期间精心定制

作为新春居家装饰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祝福大家

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杨晓雨 周满珍 通讯员徐志刚

小布粉丝福利来啦!

2022,小布有礼,一起向未来!

在带有“小布粉丝福利来啦!”内容的微信推文下留言,留言点赞数排名第一位且点赞数量超过20的网友,即可获赠《武汉文化场馆概览》一书,带您遍览全市190多家文化场馆。

领奖规则

◆ 中奖者需关注“武汉发布”微信公众号;

◆ 次日9:00前留言点赞数排名当条推文第一位,且点赞数超过20;

◆ 小布将私信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武汉发布所有

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

编辑 | 熊志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